2023年05月08日
第03版:精品阅读

唐朝诗人“能写又能打”

2023年05月08日

  唐朝“诗仙”李白,除了文采飞扬外,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本事——“武功”造诣。

  一些野史或影视剧里塑造的李白,通常是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但实际上,看李白的诗就知道,他的体能和“武功”一点儿也不差。比如骑射功夫,李白能做到“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可谓纵马弯弓,瞬间猎杀百兽之王。

  剑术更是李白的看家本领,以他《与韩荆州书》里的话说,“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然后“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李白的追随者魏颢曾生动描述过李白强大的“实战能力”,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据《翰林学士李公墓碑》记载,李白的剑法师承“唐代三绝”之一的裴旻,绝非“野路子”。剑术于李白而言,不仅是一项傍身的本事,更是理想信念的寄托,在《行路难》里,他一声“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咏叹,不啻把自己视作一把未遇明主的“宝剑”。

  当然,在大唐的诗人里,像李白这样“能写又能打”的人物并非个例。与李白齐名的“诗圣”杜甫同样文武双全。

  作为西晋名将杜预的后人,杜甫的体魄不差,少年时就能做到“一日上树能千回”。壮年时期的他更是“骑胡马,挟长弓,箭不虚发”,甚至“长鈚逐狡兔,突羽当满月”。没有这样的“武功”,他恐怕也登不上泰山,写不出名篇《望岳》,更熬不过安史之乱。中唐诗人白居易也曾“金铁腾精火翻焰,踊跃求为镆铘剑”。看来,不同年代的大唐诗人心中都有一把剑。

  在唐朝前后跨越三个世纪的诗人圈子里,“尚武”的风气盛行,“武功”几乎是诗人们的共同追求。在《旧唐书》里,有籍贯和姓名可考,选择投笔从戎、效力从军的诗人共有180多位,他们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担当,书写了大唐盛世的历史,吸引着后世无数敬仰的目光。

  据《同舟共进》 张嵚/文

2023-05-08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24423.html 1 唐朝诗人“能写又能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