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泽佳
通讯员 李常英
71岁的“牡丹画家”杨青春出生在邯郸市临漳县,他在这里成长、奋斗、创作。如今,杨青春是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临漳县美术家协会副会长,被邯郸市委宣传部评为“百佳乡村书画家”。
杨青春自幼酷爱绘画。少年时期,他在村集市上一个不起眼的年画摊前爱上了绘画。当时的农村并没有学画画的地方,他就临摹小人书上的插画。《红楼梦》《嫦娥奔月》都曾是他笔下的素材。复杂的人物表情和服装,他都能画得有模有样。
上世纪80年代,杨青春终于有机会到河北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尽管那时家庭并不富裕,他也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刻苦习作。
“牡丹花寓意富贵吉祥,在我眼里牡丹就如同现在的幸福生活一样美好。”20多年前,杨青春开始画牡丹。想要画出栩栩如生的牡丹花,就得先把它了解透彻。多年前,杨青春走遍了北京、河南洛阳等地的牡丹培育基地,只为了观察牡丹花含苞待放、盛开等时期的各种姿态。直到现在,他也一直坚持观察着牡丹。“盛花期每个月的牡丹,我都观察过,包括刮风下雨时牡丹的奇异姿态我也认真钻研过。”杨青春说,从工笔画到小写意,现在他正在向大写意水墨画迈进。“我要争取用最精简的笔触,表现出更加丰富的色彩内容。”
杨青春的牡丹绘画作品在各大报刊时有发表,《花开时节动邺城》《蝴蝶舞、锦鸡唱、花涛艳》被河北美术馆收藏;《国色天香》在河北省委老干部局、省老年书画协会组织的“德华雅艺杯”书画展获得三等奖……
从2010年起,杨青春加入“五老”队伍,义务教授青少年学习绘画艺术,他也得到了群众和青少年的称赞。目前,在北京、保定、杭州等地都有他的学生。只要有人想学,杨青春都会倾囊相授,他期待着学生的技艺能够有朝一日超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