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雅楠
通讯员 李存福
今年62岁的朱金秀是石家庄的一位退休工人,她也是一位随迁老人,跟着女儿在深圳生活。在深圳生活的12年里,朱金秀一直热衷参与义务理发、“地铁常规指引”等公益活动。
朱金秀患有小儿麻痹症,她的右腿行动不方便。朱金秀的母亲在她15岁时不幸去世,母亲去世后,她决定去学一门手艺,让自己的人生多一种选择。
下定决心后,朱金秀就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从石家庄槐中路步行到解放路(现石家庄中山路)理发二部,跟老师学习理发手艺。
由于年龄小,个头低,朱金秀需要站在凳子上,才能摸到理发用的椅子。为了将理发的手艺学精,她顾不上害怕、腿疼,经常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很快,理发二部的老师们被朱金秀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大家一有时间便会手把手地教她理发时的站姿、手法、发型设计等专业知识。“老师们把理发手艺毫无保留地义务教给了我,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陌生人给予的温暖,我也下定决心要做个热心的人。”朱金秀说。
学会理发后,由于某些原因,朱金秀没有从事理发的工作。她就利用业余时间为市民们理发,增加家庭收入。朱金秀不仅理发技术好,而且,每当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或年幼的儿童,她还会将理发费用减免。时间长了,大家都对这位热心肠的理发师赞不绝口。
2010年退休后,朱金秀和老伴到深圳给女儿带孩子。换了一个新环境,朱金秀还是一副热心肠。
在小区遛弯时,朱金秀随身携带着理发工具,看到哪位邻居的头发该理了,她顺手就帮着对方把头发修理好,而且不收一分钱。很快,在朱金秀的建议下,女儿家所在的社区正式开展了每个月两次的义务理发活动。为了提高理发效率,朱金秀还将自己的手艺义务传授给了其他的退休志愿者。如今,在朱金秀的指导下,已经有6名志愿者成功“出徒”了。
有一次,朱金秀发现一位经常来理发的老人很长时间不来了。后来,她从老人的儿子口中得知,老人得了重病,只能在家静养,不能下楼了。得知老人的情况后,朱金秀每个月都会到老人家中,一边帮老人理发,一边陪着老人聊天。她每次理完发还会拉着老人的手夸赞,她的气色比上一次好,鼓励老人积极乐观起来。
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提供帮助,朱金秀还参加了深圳地铁站的“常规指引活动”。每天早上7点半和下午5点半,她都会准时站在地铁站内疏导秩序,提醒乘客戴好口罩。值勤时,朱金秀经常看到有的乘客为了赶时间,总是在地铁即将关门的时候往车厢挤。为了大家的安全,朱金秀会将这些乘客及时拦下,并告诫他们“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智慧课堂、垃圾分类、交通指引……这些年,朱金秀参加了深圳市的许多志愿服务活动,她几乎每年都会收到相关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看着这一摞厚厚的证书,朱金秀说,这不仅仅是她的荣誉,更是她乐于助人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