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可心
今年76岁的段荣会,退休前是邯郸市委党校机关党委副书记。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播红色文化。段荣会多次被评为河北省国防教育优秀宣传员、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14年,他被中组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1963年,段荣会看到了报纸上连载的《雷锋日记》。雷锋苦难的童年、感人的事迹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段荣会,他也下定决心要做雷锋那样的人。
退休后,段荣会先后被邯郸市28所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聘请为校外辅导员,他每年都深入到各学校义务为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讲座。在邯郸市兴华小学、渚河路小学,段荣会和学校一起组织孩子们开展学雷锋活动,培养孩子们爱党爱国的崇高思想。段荣会还在邯郸百乐苑社区创办了“四点钟课堂”,为社区青少年义务宣讲与雷锋有关的故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005年,一位衡水的少年因迷恋上网被训斥,他离家出走跑到邯郸。段荣会发现后,多次与这位少年谈心交流。少年也意识到错误,却一直不肯说出家里和学校的电话。段荣会又多次找少年谈心,并专门带他去邯山区胜利小学参观。几天后,少年被父母接走了。段荣会打电话询问他回家后的情况时,得知学校要将他开除。第二天,段荣会就去了衡水,向学校详细说了少年的情况,学校也重新接纳了这名学生。后来,这位少年顺利升入了大学。
媒体报道了这件事情后,经常有学生遇到困难和想不通的问题就会联系段荣会,他也尽可能地帮忙开导他们。
为了生动形象地宣传红色文化,段荣会把自己的住房腾出,建成了“青少年红色家庭活动室”,他还制作了雷锋事迹展牌,收集了雷锋的照片、报纸等资料。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市多个中小学和社区等经常组织学生到段荣会家参观。
段荣会还被邯郸市邯山区的利民、百乐苑、天水社区聘请为社区党校校长。他组织社区党员上党课、唱红歌,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区老党员踊跃参加。
2010年,段荣会随孩子到石家庄居住。在石家庄,他创办了首家社区党校和“党员驿站”,在社区组建了“红色文化传承站”,成立了“红色故事”宣讲团,创办了“蓝天阳光大讲堂”,社区还专门为他开设了“段荣会工作室”。段荣会被石家庄市多个中小学校、单位聘请为学雷锋辅导员。在重要节假日,他都会为中小学生讲课。
为了让青少年学习雷锋精神,段荣会会采用唱歌、借用实物等教学方式。“通过唱歌,带动学生的情绪;借用纪念章、老照片等实物,让学生产生真实感;再通过亲身经历,增强亲切感……”段荣会说,更多的时候,是根据实际讲课内容再决定教学的方式。
段荣会表示,作为红色历史、雷锋精神的“传播者”,自己要时刻践行雷锋精神,就像雷锋说的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