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第02版:读者茶座

“双十一”来临 “买买买”需谨慎

2022年10月31日

  “双十一”购物节,不少电商平台推出了主题活动,瞄准了老年消费群体。近年来,“双十一”购物节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参加。满减券、优惠券、折扣券、买一赠一、全场满赠……看起来优惠不少,用起来却麻烦多多。不少老年消费者认为,优惠规则玩法太多,令人眼花缭乱。对此,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面对商家促销打折活动时,应保持头脑清醒,货比三家,根据自身情况理性购买。

  《光明日报》:网购因其便利性,在老年群体中越发受欢迎。网购能让老人享受到更多便捷和实惠,同时也存在隐患。当下,银发消费潮已经来临,老年群体的消费特点逐渐从生存型转向享乐型,老年人购物消费不仅是为满足生活所需,同时也是为了愉悦身心。

  如今,网上购物的诸多改进提升了老人的购物体验感,长辈模式、客服购物等新形势不断出现。可是,当网购为老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会出现,网络购物的环境也需要好好整治。

  《山西日报》:网购在成为拉动消费重要方式的同时,也深深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买买买”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特权,“银发剁手族”已成为网购的新力量。这不仅从侧面反映出老年人渴望与时俱进的内心需要,也告诉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正视和引导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成为网购新力量,意味着“银色经济”的发展有空间和潜力。如何避免消费误入“剁手”这一歧途,既需要我们加强对老年人理性消费的引导,也要更加关注和保障老年人网购的安全性。

  智能手机让老年人更加便捷地融入到移动互联网之中,也将他们带入“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节热潮,“剁手族”已不再局限于年轻人。各大电商五花八门的优惠活动,让老年人感到“乱花渐欲迷人眼”。老年人正逐渐成为新的消费方式的参与者,但与年轻人相比,他们的在线购物知识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短板,网购安全是发展“银色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许多案例中,许多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防骗能力低、维权意识弱等特点,对老年人网购频频下手。在维权过程中,老年人往往要比年轻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退货难、维权难成为老年人网购的安全隐患。因此,从源头上解决老年人网购安全问题是关键。

  《吉林日报》:种种促销乱象,亟需监管持续发力。近年来,针对“双十一”促销经营活动已有不少规定,监管部门多次强调经营者要真实准确、清晰醒目标示活动信息,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等违法促销行为。监管有针对性,也要提前再打“预防针”。随着“双十一”促销活动周期延长,不少商品的预售时间从10月就已开始。为规范经营行为,监管部门理应提前对重点平台、重点企业作出合规指导,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下好先手棋。

  大多数老年人的不理智购物行为或被骗经历,都是因为相信了低价诱惑。老年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现实中还是在网上,都不可能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如果商品价格过低,要么就是商品名不副实,要么就是其中“有诈”,需多加小心。遇到拿不准的情况,不妨多和晚辈商量。

2022-10-31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04279.html 1 “双十一”来临 “买买买”需谨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