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大师齐白石有个同族好友,是一名画匠,也是个靠画画吃饭的人。齐画匠虽不如齐白石名声大,但在十里八村也有些名气,他画的年画、财神,大家也都争相购买。
一次,齐画匠去看望齐白石。酒过三巡,齐画匠提出了一个深藏心底许久的问题:“你看,我的画也很好,既然你我都画得挺好,为什么人家称你为画家,而我只是个画匠呢?”齐白石听罢,没有直接回答,他把齐画匠领到自己的一幅新作旁边。这幅新作画了两只小鸡正在争抢一只小虫,画的名字叫《他日相呼》。齐白石问齐画匠:“感觉如何?”齐画匠称赞此画:“惟妙惟肖,非常逼真。”但是,他对这个《他日相呼》的画名不太理解。齐白石解释道:“鸡幼时不懂事,争抢食物互不相让,不过长大之后,情况就变了,有食物了,它们会呼朋引伴,懂得彼此分享,所以这幅画才取了这个名字。我是想说,美德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教育和培养的。”齐白石看看齐画匠继续说:“作画者的水平高低,不能只注重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将自己的思想和内心的感悟融入画中,引人深思。”
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水准的提高,还是要以思想的升华为依托。这也就是画家与画匠的区别吧。
玖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