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峥
核酸检测、清扫卫生、慰问贫困人群……社区的志愿活动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在一抹抹“志愿红”中,不乏老年朋友们的身影。
今年70岁的何鸣春是一位退休干部,也是一位有着35年党龄的党员。8月6日,他参加了石家庄市东焦街道组织的老旧小区环境治理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中,满头白发的他尤为显眼。清扫地面垃圾、摆放自行车、整理电动自行车充电线……干起活来的何鸣春手脚麻利,一点也不输年轻人。
“我从事社区志愿活动已经有两三年了。”何鸣春说,2020年年初,他加入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刚开始,他每天负责到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运送物资等。直到现在,每周三、周六何鸣春还是会出现在核酸检测点。“最累的是常态化核酸检测时,每天都要在检测点工作11个小时左右,连续工作了40多天。”那段时间,每天回家后他只想着赶快躺到床上休息。
“穿上了志愿者的红马甲,我就不再代表自己,我代表的是一名党员、一名社区志愿者。”每当提起做志愿服务的经历,何鸣春总会这样说。
今年67岁的刘秀英是石家庄市西苑街道校园社区的一位楼长。多年来,她一直把社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儿,积极配合社区的各项工作,居民们有了大事小情都会找她。
2019年,校园社区成立了志愿协会。看到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刘秀英便立刻报名加入了进来。3年时间里,她和志愿者们开展了给辖区居民维修家具、义务理发、心理疏导等活动。
“在我们社区有一户低保家庭,50多岁就疾病缠身的母亲和双腿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他们家的情况实在让我心疼。”刘秀英说,每年她都会为这家人拆洗被褥。当冬季来临,寒冷的天气会加剧“小伙子”的病痛,刘秀英就专门为他缝制了护膝。逢年过节,外出采购时,她还会专门多买一些送给这家人。
“我做的都是些小事,能为社区工作人员分担一些工作,我觉得很开心,很充实。”刘秀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