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1日
第01版:首版

杨绍清:把记忆刻在木板上

2022年08月01日

  本报记者 李泽佳

  一块厚重的木板,在省会市民杨绍清的精雕细琢下,一首纪念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60周年的《题西林壁》跃然板上。

  今年80岁的杨绍清曾参加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2年,他在解放军某部担任汽车兵。有一天,杨绍清和战友们去农场收胡萝卜,刚回到营地,他和战友就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们组成运输车队,将一批装备送往前线。

  杨绍清回忆道,当时汽车上没有车灯,为了抓紧时间,战友们想办法用铁皮罐子加上柴油和棉纱,做成简易的“照明设备”,一左一右绑在车前。“我一心就想着一定要保护好装备,按时运到目的地。”杨绍清说。车队刚过了日月山,就接到命令要求停止前进,原地待命,他们就呆在车里,直到再接到允许通行的指令,车队继续前行。路上一处路基损坏,有些大车过不去,他们还要把装备搬到能通行的车上。当时路况不好,尽管杨绍清驾驶技术娴熟,但他丝毫不敢懈怠。

  杨绍清和战友们驾驶着汽车,走过昆仑山、唐古拉山……顺利抵达目的地。装备悉数送达,部队首长夸赞杨绍清和战友们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立下汗马功劳。“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前线,我能为国争光而感到荣幸。”

  这次任务让杨绍清记忆犹新,也激发了他创作《题西林壁》木板刻的想法。今年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60周年,他想用木板篆刻的方式纪念那段历史。

  杨绍清接触木板篆刻已有七八年了,在木板刻上钟爱的唐诗宋词是他最大的爱好。两个月前,他决定在木板上精心雕刻《题西林壁》。60年前,杨绍清和战友们开车穿行于唐古拉山等地,祖国的山河壮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题西林壁》写的是庐山,但它写出了我看到祖国大好山河的内心活动。”

  木板雕刻对于杨绍清而言,最大的问题是眼睛疲劳,80岁的他一天最多只能完成两三个字。雕刻一会儿,他就要缓解眼部的疲劳,但他一直努力坚持着。前几天,古诗部分制作完成,他又在落款处精心刻下“纪念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以示留念。

  许多年过去,杨绍清还清楚地记着出任务的日子,也记得在途中见过的祖国美景。“这块木板承载着我最重要的那段记忆。”杨绍清说,他要好好保存这块木板。

2022-08-01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93993.html 1 杨绍清:把记忆刻在木板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