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1日
第08版:闲情雅趣

藏品展现端午习俗

2022年06月01日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的传统节日。我收藏了一些和端午有关的老物件,这些藏品让我体会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和韵味。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正像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中所吟咏的一样,端午节是祭奠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我收藏了一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瓷塑屈原,高约28.4厘米,胎质细腻,釉色精美。屈原峨冠博带,目光炯炯,腰佩宝剑,双手抱拳,似是慷慨陈词,哀民生之多艰;又仿若吟哦高歌,抒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雄心壮志。

  赛龙舟是端午节流传最广的习俗之一。传世的各种藏品上,有一些展现了昔日端午节锣鼓喧天、群舟竞渡热闹场景的画面。民国时期的素胎反瓷龙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艘龙舟通高19厘米,长26厘米,分龙座和主舱两大部分。龙座昂首翘尾,威风凛凛。主舱上下两层,运用了镂雕、浮雕等雕刻技法,雕梁画栋,极其精美。船沿两侧各有5名水手奋力摆臂摇桨,舞动龙舟乘风破浪,急速前行。

  旧时把蟾蜍、蝎子、老虎、蜈蚣、蛇称为“五毒”。民谚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前后正是五毒出没之时,“驱五毒”就成了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我收藏了一枚纹饰精美的清代“五毒”花钱(图1),菱花形外廓,直径5.1厘米,黄铜材质。花钱正面为钟馗和张天师两位传说中的“捉鬼大师”,背面有蝎子、蟾蜍、蛇、蜘蛛、老虎“五毒”形象,寓意驱除邪祟,逢凶化吉。

  香囊,也叫香包,是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端午工艺品。端午节佩戴香囊是古代传下来的习俗,唐代白居易就写有“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的诗句。传统的端午香囊多为丝绣品,贵重的有翡翠玉雕、金银累丝和点翠镶嵌等。我收藏了一只清代晚期的和田玉雕镂空香囊(图2),长约4.2厘米,宽约2.7厘米,厚约1.4厘米,刀工老到,包浆完美。这只香囊的葫芦造型也大有讲究,葫芦谐音“福禄”,有收集福气的作用。端午节挂葫芦,蕴涵祛病化煞、避邪驱瘟的吉祥之意,这一习俗至今在我国许多地区流传。朱卫东/文

2022-06-01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86938.html 1 藏品展现端午习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