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音
近年来,老年大学“一座难求”。据媒体报道,3月份正是老年大学的开学季,各类涉老教育机构座位紧俏,报名出现“秒杀”现象。虽然各地都出台过不少硬招、实招,但每年春季招生时,座位的供需矛盾仍会暴露出来。
老年大学如此热门,反映出多数老年人都有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精神追求。面对数字浪潮的奔涌、置身子女远离的“空巢”,老年大学成为许多老年人获取信息资讯、感受生活美好、保持社交关系的重要依托。即便是与子女住在一起、跟得上智能时代脚步的老年人,也会因为对知识与兴趣的学习,而获得充实和快乐。
为老年人创造轻松友好、便捷舒适的学习条件,是对他们现实需求的重视,是对敬老爱老文化传统的实践。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老年大学不仅要在数量上多做加法,还可以多多引入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在更宽的层面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教学服务。此外,还可探索不同形式的老年教育载体。比如,北京一些养老驿站中,有人气很旺的老年合唱班,此类组织也为老年群体活动提供了平台。
笔者以为,解决涉老教育机构座位紧缺的老问题,只有真正形成部门主管、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机制,才能让老年人轻松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大本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