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医疗指南

磁共振检查有辐射吗

2025年10月31日

  磁共振又叫核磁共振。作为临床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MRI)不仅没有核辐射,也不涉及电离辐射,其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证实。

  此“核”非彼“核”

  MRI名称中的“核”指的是“原子核”,而非“核辐射”中的“核”。其成像原理是利用人体内的氢原子核(主要是水分子中的氢)在强磁场与射频脉冲作用下的共振现象。简单来说,MRI设备通过制造一个强大的磁场,使体内的氢原子核按特定方向排列,随后发射射频脉冲激发这些原子核,当射频脉冲停止后,原子核会释放能量并恢复到原始状态,设备通过捕捉这些能量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检查部位的图像。通俗点来说,相当于把人体 “摇一摇”,让人体内的水分子产生振动,再平静下来,通过感受里面的震动,从而了解人体内部的情况。整个过程不涉及任何放射性物质及电离辐射,与X线、CT扫描等使用电离辐射的成像技术有本质区别。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长期或过量暴露可能损伤细胞DNA,增加癌症风险。而MRI使用的射频脉冲属于电磁波谱中能量较低的部分,其能量不足以破坏分子结构,因此不存在电离辐射的风险。

  磁共振检查的优势

  MRI有更好的软组织(如脑、肌肉、韧带、内脏等)分辨率,且可以多方位、多参数成像,有助于发现和诊断病变。此外,除了显示解剖结构,还能进行多种功能成像,如灌注成像(PWI)、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MRS)等,提供关于组织代谢、血流和功能状态的信息,对早期病变或功能异常的诊断有重要价值。MRI还可以进行无需对比剂的血管成像,利用血液流动特性,可直接显示血管结构,用于诊断血管狭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疾病,减少对侵入性血管造影的伤害。

  总之,MRI在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

  磁共振检查的注意事项

  磁共振检查室是一个强大的磁场,对铁磁性物质有超强的吸引力,为了提供稳定的场强,这个磁场要一直存在,即便是机器停止扫描,磁场也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在进入检查室前,一定要摘除所有金属物品(如手机、钥匙、金属饰品、假牙等),因强磁场会吸附金属,可能影响成像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金属支架)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风险。此外,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及幽闭恐惧症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张璀

2025-10-31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23513.html 1 磁共振检查有辐射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