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首版

“永平爷爷”信箱 搭起师生“连心桥”

2025年09月26日

  

  本报记者 杜雅楠

  “永平爷爷,我语文考了满分!”“爷爷,我喜欢朗诵,能帮忙推荐一位擅长朗诵的老师吗?”……5年来,张家口市民张永平的手机上,每月都会收到几封孩子们发来的私信,他通过“永平爷爷”信箱,悄悄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今年72岁的张永平是北京铁路局的一位退休干部,家住张家口市桥东区。2013年退休后,张永平加入张家口市关工委,他开始在市区的学校进行宣讲。随着宣讲次数越来越多,张永平发现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当面表达,传统的宣讲很难真正触及他们的心灵。为此,他有了让孩子们通过私信和自己说说心里话的念头。

  2020年,张永平创建了“永平爷爷”信箱,他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将心里话发过来。“这种操作方法简单,也方便回复。”由于白天既要宣讲,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张永平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回复孩子们的私信。

  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他会想方设法解决;孩子们发来学习的心得体会,他会给予鼓励和指导……这些年来,张永平不是在浏览私信,就是在写回信。“岁数大了觉少,有时凌晨两三点睡不着,我就爬起来给孩子们回信。”张永平说,随着年龄增长,他患上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不少信都是他躺在床上、靠在沙发上,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为了提高业务能力,张永平经常浏览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的资料,他会将需要的内容下载到U盘中经常学习。

  渐渐地,给张永平发私信的孩子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每月一两封,增加到了一个月八九封。有时,看到“特殊”的私信,张永平还会到学生家家访。有一次,张永平收到了张家口市桥东区大仓盖镇一位学生的私信,孩子说:“永平爷爷,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我觉得很孤单,不知道努力读书是为了什么。”看到这封信,张永平心头一紧,他立刻来到了那位学生家中。

  “她上小学四年级,一直跟着姥姥生活。”来到孩子家后,张永平与她促膝长谈,鼓励孩子用功读书,并告诉了她自己的电话号码。临走时,张永平还将一套文具送给了孩子。

  辛勤付出换来的是累累硕果。2023年,张永平参加张家口市的庆“六一”文艺演出时,建国路小学的一位学生在表演完节目后,突然站在舞台上说,自己画了一幅画要送给亲爱的张爷爷。“画的内容,是我举着孙思邈手办的肖像画。”张永平说,那位孩子曾给自己来信,说想要学习中医文化,他便给孩子推荐了一些和中医相关的书籍。收到这幅画后,张永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多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5年来,张永平共收到了500余封学生的私信,而他回信中那些充满温度的文字,如同涓涓清泉,滋养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茁壮成长。“我们应当珍视每位孩子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更多关爱与生活的美好。”张永平说,“永平爷爷”信箱,会永远面向孩子们开放。

2025-09-26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20262.html 1 “永平爷爷”信箱 搭起师生“连心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