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说:去暑割谷,白露刨薯。节气到了白露,就到了刨白薯的时候。
小时候,到了刨白薯的季节,我就和伙伴们去拾白薯。清晨起来,我先不吃饭,背着一个花布兜子,扛上一把铁锹,再拿上一瓶水,约上同伴就出发了。找到收割过的白薯地,首先满地里找刚刚钻出地皮的白薯芽子。有白薯芽子的地下一定有白薯,用锹一挖,果不其然。那是主人丢在地里的白薯生了芽,拱出了地皮。找不到白薯芽子了,就耐心地用铁锹挖,一锹挨一锹,不一会儿就会从锹下滚出一块白薯。有时挖出一块大点的,就高兴地大喊:“哈哈,我发财啦!”伙伴们就会投来羡慕的目光。从清早到太阳西沉,我们一会儿也不休息,累得腰疼腿酸,肚子饿得咕咕叫,也舍不得吃一块拾的白薯,因为要留着回家向父母报喜。
有一回拾白薯,发现一块地里丢的白薯特别多,用锹挖一会儿就能挖出好几块来。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们把挖出的白薯搁在一块儿先堆着,等挖到地头再回头把白薯一堆堆收起来。那天,挖到地头了,正想收一堆堆的白薯,回头一看,不知谁家的两头大母猪“咯吱、咯吱”地吃得正香。它们吃完这堆儿吃那堆儿,连吃带拱,把白薯糟蹋得不像样子。我一气之下朝两头大母猪跑去,冲着每头猪踢了一脚,它们哼了几声,才扭着屁股扬长而去。
如今收白薯不用人工了,用机器。机器前边走,人在后面捡白薯就行。现在拾白薯的人也不多了,偶尔有几个拾白薯的,基本上都是城里退了休的老人。
谷景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