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百事顾问

秋燥补水有讲究

2025年09月15日

  入秋后,气温骤降、空气干燥,补水便成了日常养生的关键环节。但饮水并非“多多益善”,不足或过量都会给身体增添负担。一般来说,低活动量的成年人每日需饮水1500~1700毫升,若处于高温环境或运动量较大,还需酌情增加饮水量。想要喝对水、喝出健康,关键要做好以下四个“节”。

  1.节量:小口慢饮,忌贪多

  饮水讲究“少量多次”,每次宜小口慢咽,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吸收,切忌一次性大口猛灌。每日饮水量也需控制,过量饮水易导致脾胃运化负担加重,出现腹胀不适,尤其是痰湿体质人群更要注意,避免加重体内湿气。

  2.节律:按时补水,不打乱

  专业人士建议“饮食以时”,饮水亦需遵循规律。可根据自身作息和身体需求,设定固定的补水时间(如晨起、上午10点、下午3点、睡前1小时),避免等到极度口渴才喝水,让身体始终保持水分平衡,也能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3.节寒热:温饮为宜,护脾胃

  过凉的水易损伤脾胃阳气,可能引发腹泻、腹痛;过烫的水则会灼伤口咽、食道和胃肠道黏膜,增加健康风险。健康的饮水温度建议在40℃左右,略高于口腔温度,既能避免刺激,又能帮助脾胃更好地运化吸收,尤其适合秋凉时节养护肠胃。

  4.节饮料:少喝“加工水”,优选白开水

  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含糖量高,易引发血糖波动和肥胖;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则可能导致身体脱水、影响睡眠。秋燥补水建议以白开水为主,若想丰富口感,可适量饮用温和的蜂蜜水、淡茶水,避免给身体造成额外负担。杜枫/文

2025-09-15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18874.html 1 秋燥补水有讲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