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日的早上,女儿女婿像以往回娘家时一样,8点多钟了,还在睡懒觉。我和妻子吃过早饭,没跟他们打招呼,就开车去街上采购了特色烧鸡、酱排骨等。
我们到家时,已是上午11点。女儿女婿已经起床,各自做着自己的事,妻子径直进了厨房。十几分钟后,妻子从厨房端出两大碗清汤面,喊女儿女婿来吃。他俩来到饭桌前,说已经吃了一些点心,不太想吃了。我劝他们:“既然做好了,就趁热吃了吧。”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妻子从厨房端出四菜一汤和四碗饭,笑着说:“今天中午做的都是好吃的,大家赶紧来吃吧!”我听到后,立马从书房走到餐桌前。女儿则不紧不慢地走过来,摇了摇头说:“我肚子还饱着呢,现在不想吃。”女婿也跟了过来,附和着说:“刚吃了一大碗面,我也吃不下去。”
女儿女婿说完,没有马上离开,也没有坐下,而是站在餐桌旁看着我们。我侧过脸对妻子说:“你做面条前,应该问问他们想不想吃。”妻子生气地说:“我是怕他们饿,特意提前做了面条。又不是外人,用得着问吗?”她的话音刚落,女儿女婿就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这顿午饭,我也吃得索然无味。
饭后,我陷入了深思:有时把家人当外人,也未尝不可。妻子提前问一问,想不想吃,想吃什么,是对女儿女婿的尊重;女儿女婿无论想不想吃,都听招呼,笑着围坐在餐桌旁,哪怕只吃一点点,也是对妈妈辛勤劳动的尊重。
当天下午,针对自己的看法,我及时与妻子和女儿女婿进行了沟通,他们都认可我“把家人当外人”的说法。谈笑间,女儿还给了妈妈一个热情的拥抱,之前的那点不愉快,即刻烟消云散。 徐其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