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者串门

疼爱孙辈,要有分寸

2025年08月27日

  时间:8月21日

  地点:唐山市

  人物:崔先生(69岁,退休工人)

  崔先生自述:我身边有不少照顾孙辈的老年朋友,他们大多数跟我一样“隔代亲”,孩子要啥就给啥,总觉得孩子小,顺着点没坏处。如今,随着孙子逐渐长大,我彻底明白了,溺爱不是疼孩子,反而是在害孩子。

  2021年秋天,我在医院走廊里来回踱步三个多小时,孙子出生了。当听见他哭的那一刻,我暗下决心,以后要把所有的爱都给孙子。

  儿子儿媳是上班族,孙子出生后,白天基本是我帮忙带。孩子会说话后,只要他说出想要的东西,我从来没说过“不”,给他买的零食、玩具更是不计其数。儿子有时劝我别太惯着孩子。我总说,孩子还小,他懂啥?我也从来没有把儿子的话放在心上。

  孙子三岁那年,儿子换了份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儿媳也调整了工作时间,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夫妻俩跟我商量,让我搬过去跟他们一起住,专门负责照看孩子。我一口就答应了,心里还挺高兴,这样能天天跟孙子在一起。从那以后,我对孙子的溺爱,更是没边儿了。

  孙子特别喜欢玩具汽车,家里的小汽车、卡车、公交车等玩具加起来得有上百辆,客厅、卧室,随处可见玩具汽车。有一次,他在电视上看见了消防车,就指着屏幕说:“爷爷,我要这个。”我一看表,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可孩子眼里满是期待,我没多想,换了鞋就骑着电动车出门了。儿子儿媳劝说,大晚上的,别折腾了。我只说了句,就当遛弯锻炼身体了。当时,家附近的文具店已经关门,我又骑车到两三公里外的大超市,才买到一个和电视上差不多的玩具消防车。

  除了各种玩具汽车,孙子还特别爱吃甜食,尤其是奶油蛋糕。儿媳跟我提过好多次,说孩子吃多了甜食对身体不好,还影响吃饭。可每次带孙子出门,他只要对我说:“爷爷,我想吃蛋糕。”我就把儿媳的嘱咐忘到脑后,准会给他买一块。看着他吃得满脸奶油,还跟我分享蛋糕上的水果,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最懂孩子的心。

  儿子儿媳早就看出我惯孩子,也跟我谈过几次。可我根本听不进去,总觉得我自己的孙子,疼他怎么了?还对他们说:“孩子还小,等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每次说完,儿子儿媳都无奈地叹气,也从不跟我争辩。

  今年年初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想法。那天是周末,天气挺好,我带着孙子去小区广场玩。他看见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套游戏卡牌,立刻跑了过去,伸手就要抢。那个小男孩紧紧攥着卡牌不给,孙子就站在原地,扯着嗓子喊:“我要,我要这个。”我赶紧走过去,蹲下来跟他说:“那是别人的东西,咱不能抢。”没想到,他根本不听,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喊:“我就要他的!”声音特别大,周围的人都往这边看。我看着大家的眼神,有同情的,有无奈的,还有些人在小声议论,我这老脸一下子就烧得慌。我把孙子从地上拉起来,抱着他往家走,他还在我怀里挣扎,打我的胳膊,嘴里一直喊着要卡牌。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孙子快要上小学了,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谁会像我一样惯着他?他要是还这样,跟同学抢东西、哭闹,人家能待见他吗?想到这儿,我又悔又恨,觉得自己以前真是太糊涂了,把溺爱当成了疼孩子,要是再这么下去,迟早会毁了孩子。

  等儿子儿媳下班后,我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们说了,并表示想改改以前的做法,不能再惯着孩子了。其实儿子儿媳一直都不建议惯孩子,只是顾及我的面子没直说,如今见我主动提出来,他们自然十分支持。儿子说:“爸,您能想明白就好。要改就得全家一起改。”那天晚上,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起,列了几条约束孩子的规矩,并写在纸上贴到家中显眼的位置,大家相互监督严格执行。孙子虽然认字不多,但我们跟他解释了好几遍,让他知道那是必须遵守的事儿。

  结果,规矩定好的第二天就迎来了“实战”。早晨孙子起床后,非要喝可乐,抱着瓶子不撒手。我跟他说:“早上不能喝可乐,对身体不好,咱们喝牛奶吧。”他不听,还把我递过去的牛奶杯往地上一摔,牛奶洒了一地。他坐在地上,双腿蹬着地板哭,跟以前一样等着我妥协。

  要是以前,我早就开始哄孙子了,还会把可乐递给他。可那天我没动,就站在旁边看着。儿媳从厨房出来,也没理他,蹲下来捡地上的杯子。他见我们没反应,哭声更大了,还躺在地上手脚乱蹬,拖鞋也甩到了沙发底下。

  其实,我心里特别纠结,好几次想伸手把孙子拉起来,可看见儿媳坚定的眼神,我又把伸出去的手缩了回来。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再惯着他了,不然规矩就白定了。就这样僵持了十分钟,孙子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坐在沙发上抽噎。

  接下来的两天,孙子又因为玩具、零食、看电视等发了几次脾气,我们都没妥协,一直坚持照着规矩来。或许是察觉到哭闹再也无法奏效,孙子也开始收敛自己的小脾气。

  光“硬扛”还不行,还得教孙子用正确的沟通方式。有一次,我带他去公园玩。他看见一个小朋友在玩滑板车,老毛病又犯了,不说话就直接过去抢。那个小朋友紧紧抓着滑板车不放,孙子又想往地上躺。我赶紧跑过去,拉住他的胳膊,蹲下来问他:“你是不是想玩滑板车?”他点了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眼看就要掉下来。

  我接着跟孙子说:“想玩可以,但是不能抢。你跟小朋友说,能借我玩5分钟吗?我可以借你看我的游戏卡牌。”孙子犹豫了半天,走过去小声跟小朋友说了句话。没想到小朋友立马就答应了,还把滑板车递给了他。两个人轮流玩滑板车,后来还一起玩了其他玩具,玩得特别开心。回家的路上,孙子拉着我的手说:“爷爷,以后不管想要什么,我都要好好和别人说。”

  这几个月下来,孙子耍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有点不高兴,想闹的时候,我一提醒他注意规矩,他就会停下来,然后跟我说自己的想法。要是他做得对,比如主动跟小朋友分享玩具,或者好好吃饭,认真刷牙,我就会夸夸他。孙子听了之后,特别开心,下次做得更好了。

  以前我总觉得,让孙子高高兴兴就行。现在终于明白,除了这些,还要教他懂道理、会表达,养成好性格,这才是真的为他好。虽然我以前走了弯路,但现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看着孙子一天比一天懂事,我心里特别高兴。以后我会一直照着规矩来,和儿子儿媳一起,把孙子教好,让他长成一个明事理、受欢迎的好孩子。

  (通讯员艾立起协助采访)

  ■记者感言

  俗话说“隔代亲,更动心”,老年人的确更疼爱孙辈。但如果过分地溺爱,就容易让孩子养成自私任性、胆小娇气的性格。好在崔先生及时发现,通过立规矩的方式,找到了育孙良方。

  ■串门预约

  石家庄的郭先生简办老伴丧事遭到非议,下一期咱们去他家串个门。

  ■串门回音

  知足常乐 收获幸福

  石家庄申德明:看了《把苦日子过成了甜日子》一文,我心中颇有共鸣。我的生活经历同样是一路先苦后甜走过来的。其实,上了年纪的人,大多有相似的人生轨迹——都是从那个困难的年代里“熬”过来的。一个“熬”字包含了数不尽的酸甜苦辣和为了生活付出的艰辛。会“熬”能“熬”,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行动。

  我很佩服张先生的心态,他一辈子无论身处何境,都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终于苦尽甘来,“熬”出了头。从他的讲述里,我也再次读懂了知足常乐的深意。

  邯郸栾玉锁:读了8月20日《把苦日子过成了甜日子》一文,我心中满是欣慰。文中的张先生,为了守护家庭,咽下无数苦楚、更洒下了数不清的汗水。

  由于家庭条件拮据,张先生对自己格外“抠门”,不舍得吃一口好的,也不舍得添一件新衣裳。可正是生活的不易,才磨炼出他坚韧的性格——再难的路,他都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咬牙也要一步步走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一代人,有幸亲眼见证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也亲身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满足。就像张先生的经历一样,人生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历经风雨,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2025-08-27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16812.html 1 疼爱孙辈,要有分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