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首版

王金山:“守护烈士墓 我甘之如饴”

2025年07月14日

  本报记者 杜雅楠

  盛夏蝉鸣起,芳草亦未歇。在位于太行山东麓的保定市阜平县史家寨乡草垛沟村,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烈士陵园庄严肃穆。7月7日,一场新雨刚过,天空还有些阴沉,王金山早已来到烈士陵园,熟练地锄草剪枝,清扫地面……

  今年55岁的王金山是草垛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抗日战争时期,阜平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我们村就有一座战地医院。”王金山说,这里先后牺牲了12位烈士。2012年,草垛沟村建起了一座烈士陵园。第二年,将12位无名烈士的遗骨安葬在了那里。

  “最早,是一位名叫刘善金的老人负责守护陵园。”王金山说,2019年,草垛沟村搬迁到了乡政府旁新建的小区。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不方便来回奔波,此后经年,王金山便主动承担起守护烈士陵园的任务。

  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王金山每个月都要往返烈士陵园几趟,擦拭墓碑,清理杂草,再陪烈士“说说话”。“守护烈士墓,最难的是清理杂草。”王金山说,由于村子里常住的人少了,烈士陵园以及陵园旁的杂草、树枝长得特别快。每次来到陵园,他要蹲着身子,一点点清理砖缝间的小草,再用手锯、镰刀等修剪陵园旁的枝杈。在他的悉心守护下,烈士陵园松柏常青,花草如锦。

  从王金山家到烈士陵园有15公里的距离,其中7公里还是蜿蜒崎岖的山路。“山路陡峭、狭窄,汽车开不过去,我只能骑电动车。”王金山说,平时,他需要骑近一个小时电动车,才能到达烈士陵园。碰上刮风下雨天,山路泥泞难行,王金山只能挽起裤腿,踩着泥水,推着电动车一步步走到烈士陵园。

  2023年夏天,一场大雨过后,王金山像往常一样去烈士陵园。回来的路上,他路过一座漫水桥时,突然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连人带车重重摔在了地上。“下雨水位高,根本看不清路面。”王金山说,当时,他的门牙被磕松了,腿上胳膊上也布满了伤痕。回到家后,看着王金山狼狈的样子,妻子心疼不已。

  虽然守护烈士墓有些艰辛,但王金山却甘之如饴。“每次过去坐在松柏下和烈士聊聊天,我这心里就特别宁静。”王金山说,除了守护烈士墓,他还会拍摄烈士陵园的视频,发布到抖音、微信视频号上。如今,他已经拍摄了近500条视频。渐渐地,这些视频也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逢年过节,来祭奠烈士们的人也多了起来。每当有人来参观,王金山都会第一时间赶回烈士陵园,和他们讲讲烈士们的事迹。

  王金山所做的一切,他的家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他的小女儿王瑞岚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跟着父亲一起到烈士陵园。望着一座座烈士墓,这个刚上初二的姑娘,也终于明白了为何父亲一讲起烈士的事迹,就会眼眶泛红。

  “我还年轻,有的是精力和干劲。”王金山说,他会一直守护烈士墓。

2025-07-14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11688.html 1 王金山:“守护烈士墓 我甘之如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