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开场白:老人与孙辈相处时,经常会因为翻旧账导致关系紧张。其实,不是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就会改正。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汪小弟:管孩子别翻旧账
一次,孙子边写作业边吃零食,老伴见状,对他说:“你学没个学样,吃没个吃相,像个啥?”孙子不服气地说:“就吃点儿零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承想,老伴被惹怒了,说:“你一心二用能写好作业吗?你上次语文为啥没考好,还有……”老伴喋喋不休,把孙子的“旧事”一件件往外抖。突然,孙子辩白道:“你就记得我的不好,我期中数学考了100分,你咋不说?”“你是学生,考100分不应该吗?”两人的争执逐渐升级……事后,老伴唉声叹气地对我说:“现在的孩子真难管。”我说:“孩子难管,你就更不该翻旧账。”老伴说:“还不是为了刺激他改正错误。”我说:“他需要的是鼓励和赞许,而不是无限地放大错误。”
第二天说起争执的事,孙子依然心存不满,说:“奶奶就记得我的不好,咋不说说我的好呢?”我好言相劝,耐心沟通。最后,老伴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孙子表示以后认真写作业。其实,孩子做错了事,长辈要理性和宽容,不能一味地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于炳绅:“旧事”不必重提
去年8月,我到一家饭店就餐,恰巧遇到好友一家正在为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举办贺宴。孩子的奶奶高声夸赞自己的孙子孝顺、聪明,对他能考上名牌大学赞不绝口。同时,还语重心长地提醒孙子:“在大学里要刻苦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有什么需要就找奶奶,奶奶一定有求必应!”显然,奶奶对孙子呵护有加。孙子表示今后要加倍关心奶奶,还当场送给奶奶一枚价格不菲的戒指。孙子这一举动,感动得奶奶说话都有些哽咽了。她一边给孙子夹菜一边说:“你可真是奶奶的好孙子啊!”然而,她在激动之余又补了一句:“谁能想到,这么懂事的孩子,当初因为早恋,没少让老师请家长。”顿时,现场鸦雀无声。虽然很快有人岔开了话题,但孙子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贺宴还没结束,他就低着头离开了。
其实,学生早恋在当下并不鲜见,这事儿说大则大,说小则小。奶奶虽然没有恶意,但在亲友聚会的场合旧事重提,有点儿不合时宜。依我看来,此时应该多说些鼓励的话。
曹明法:少批评 多表扬
有一次,5岁的孙子不好好吃饭,不小心把一碗米粥撒在饭桌上。我本想训斥他,可又一想,训斥效果不好,不如换个方式。我哈哈一笑,说:“哟,壮壮造了一个米粥海洋啊!”孙子也跟着笑起来。我拿来盆,让孙子用抹布把米粥收到盆里。把饭桌擦干净后,我又给孙子盛了一碗米粥。
我明知道孙子是第二次犯这样的错误,可还是故意说:“你这是第一次制造米粥海洋吧?”他笑道:“爷爷,你忘了,这是第二次了!”我说:“哦,爷爷想起来了,以前有过一次。这多浪费粮食啊!以后要当心,可不能这样了。吃饭时应该专心吃饭,不能在饭桌上玩。”孙子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此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和孩子相处,要多表扬,少批评。想让孩子改变某些做法时,可以提出建议,不要动不动就训斥,更不能翻旧账,那只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孩子,也要注意方式,和颜悦色,点到即止,不能没完没了。要像春风般和煦,像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霍凤玲:巧沟通 乐融融
一天中午,孙女放学回来,嚷嚷道:“天这么热,怎么不开空调呀?”老伴赶紧说:“这就给你开。”孙女说:“给我开?您和奶奶不热吗?为了省电费,宁愿受热,真好笑!”顿时,老伴的脾气上来了,对着孙女一番数落,孙女则一百个不服气。祖孙俩争得面红耳赤,闹得连午饭都没吃好。吃晚饭时,他俩还是谁也不理谁。晚饭后,我对孙女说:“彤彤,给奶奶捶捶背、揉揉肩吧。奶奶一吹空调就犯病。”孙女惊讶地说:“奶奶,您真的不能吹空调呀?我还以为是为了省电呢。那以后,我也一块吹电风扇吧。”我缓缓地说:“那倒不必。不过你想想,和爷爷闹一场有必要吗?”孙女沉默了一会儿,默默地去书房,与老伴嘀嘀咕咕了一会儿,祖孙俩就喜笑颜开了。
孙女虽然听话、懂事,但气人的事也有不少。每次出现情况,老伴总是唠唠叨叨地讲道理,而我则是绕开主题,巧妙地与孙女沟通。与孙辈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营造出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教育孩子时,翻旧账就像是揭伤疤,往往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致使沟通不顺畅,进而产生负面影响。旧事重提,应当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