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开场白:近年来,我国迎来了城市更新的热潮,人们享受到了更加健康、舒适、绿色的生活环境。
申德明:生活充满阳光
说到城市更新,我的生活有了很多变化。50年前我来石家庄的时候,市区只有长安公园和人民公园(今河北省会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平时难得去公园,只有外地朋友来了,我才领着去逛逛。如今,市区大大小小的公园星罗棋布,出门就能观赏到各种园林风景,令人心旷神怡。这些年,滹沱河、太平河、民心河、环城水系等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更是让石家庄锦上添花。
环境好了,我时常走出家门,去亲近美丽的自然景色。特别是退休后,我有了大把的时间,经常到公园里信步游玩。近两年,我又迷上了骑行。环城绿道空气清新,风景宜人,串联起了滹沱河、环城水系沿线的映秀山公园、明曦湖公园、叠翠山公园等众多景观优质的公园,在这样的环境中骑行,既可以大饱眼福,又能锻炼身体,生活充满了阳光。如今,我常常向外地朋友推介石家庄的美景;如果“有朋自远方来”,还会主动带他们到处游览。每到这个时候,我作为石家庄市民,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王银海:社区宜居 方便生活
上世纪90年代,我和老伴退休后,搬到石家庄市西二环外电化厂第三生活区居住。当时,这里的环境不太好,小区北侧是动物园,刮西北风时气味不好,我们轻易不开窗;出入小区都是土路,遇到雨雪天气泥泞不堪;附近也没有超市,只能骑自行车到振头、上庄赶集买生活用品。
近年来,城市环境不断改善提升。动物园搬走了,原址改造成了裕西公园。附近的工农路路口还建了口袋公园,里面种上了各种花草树木,设置了草坪和塑胶跑道。我和老伴常常到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还参加了秧歌队,心情特别舒畅。社区附近先后开了北国超市西兴店、北杜店和润客多三个大型超市以及一些民营小超市,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最近,社区建立了卫生服务站,主任医师王恒丽成了我们的家庭医生,这样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真是方便极了。我和老伴都已年近九旬,这样的社区环境让我们心态特别好,对健康长寿更有信心了!
艾立起:小区有了充电桩
电动车是我们一家两代人的主要出行工具,自从6年前购买了电动车之后,充电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我所居住的唐山市高新区富华东里社区,是多层住宅楼,没有电梯。儿子、儿媳的电动车用的是铅酸电池,很沉重,“飞线”充电不安全,提着电池上楼充电又很费力气。我的电动车用的是锂电池,虽然比较轻,但是长年提到5楼充电,也是一件不小的麻烦事。而且,室内充电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车子好骑电难充,那段时间,我们和小区众多居民一样,像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着小区设置充电桩。
终于,旧城改造的好政策来了。去年秋天,唐山市政府对我们小区实施旧城改造,在整修道路、更换旧管道、粉刷楼道、加固外墙的同时,根据居民们的呼声,特意设置了电动车充电桩。从此,我们彻底解决了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有位邻居还写了首诗发到微信群:“旧楼无计充电难,锂电铅酸两处殚。忽有春风来叩户,车棚新立玉栏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孙世华:看得见的幸福
我爱好摄影,一有闲暇时间,就想去城市周边转转。但是,我不会开车,骑自行车前往又太远,常常为此苦恼。近年来,我所在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先后开通了许多通往郊县的公交线路,对于有出行需求的市民来说,不仅方便,价格也实惠。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来一次几元钱的乡村之旅,不仅丰富精神生活,还增添了快乐的体验。与此同时,公交公司还专门设立了候车室,遇上刮风下雨,乘客们也都能安心候车。
此外,特别让我感到满足的是环城旅游巴士。这些年,牡丹江市围绕整个城市建起了环城公园,并开通了环城旅游巴士,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一片绿色的休憩空间。不断更新的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型休闲场所,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也成为我们的文化和精神寄托。乘坐环城旅游巴士,四处摄影采风,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四通八达的城市公共交通,让出行非常方便,让我的生活更加舒适、健康、绿色,也让我对未来的城市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在深刻改变城市的面貌与百姓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