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遇到感冒、头痛、消化不良等疾病,会选择到药店自行购买非处方药(OTC)进行自我药疗。然而,非处方药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误区。
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的不同,又分成甲类(红标)和乙类(绿标)两种。
甲类非处方药:在临床使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安全性略低。甲类非处方药用红色警示,虽属非处方药,但需要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相对更高一些,除了在药店出售,还可以在获得批准的超市、宾馆等地方销售。
购买非处方药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根据自身情况。根据疾病的症状,结合自身掌握的医药知识,对疾病做出明确判断。对于无法自我判断的疾病,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正规的药品说明书应包含批准文号、药品名称、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与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禁忌证等关键信息。应将自己的病症与说明书相对照,确保药品适用后才可使用。
注意药品有效期。选择有国家统一标识的OTC,注意检查药品的内外包装是否完整,以及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王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