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妇女生孩子,都是请本村的接生婆按照老传统把孩子接下来。这种方法不科学、不卫生,大人得病的多,孩子成活率也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很重视生育问题。县卫生局举办了接生员培训班,由各村挑选40岁左右、干净利落、人缘好、热心肠的妇女去参加培训。我母亲被选中了,她高高兴兴地到县里培训,回来就承担了村里的接生工作。
母亲对接生很重视,不管白天黑夜,有人来叫马上穿戴好就走,她常说:“人家孩子大人的命就攥在我手上了!”很快,母亲就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有的孕妇男人不在家,母亲便拿上两个鸡蛋到孕妇家,每天与孕妇做伴,直到孩子安全降生,母子平安,母亲才放心地回家。
由于母亲的口碑好,附近十里八乡的孕妇也来请她。那时没有交通工具,不管白天夜间、寒冬腊月,母亲都是步行去。县医院的阎桂荣医生和杨德华医生有时也请母亲一同去处理难产、棘手的病例。如今,我们村五六十岁的乡亲见到我就会说:“我是大娘把我接来的,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呀!”
母亲虽然离开我50多年了,然而,她的笑容会经常呈现在我的眼前。王晓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