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开场白:老年人开始尝鲜知识付费,通过上网课实现自我提升。然而,老人们的体验各不相同,有的情况不容乐观。
王红卫:跟着直播学唱歌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唱歌,那时只是扯着嗓子喊,没有专业老师教,不懂什么唱法,自然唱得不怎么好听。去年,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直播节目,可以免费学唱歌。我一进入直播间就被吸引住了。老师姓王,是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他是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有教学经验,他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和唱歌技巧。直播课是纯公益性质的,不收任何费用。从那以后,我每天中午和傍晚都按时打开手机,跟着王老师学唱歌,唱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天唱唱歌,练练肺活量,对身体好处多多。通过网络学习,不用花钱,也不用路途奔波,特别适合我们中老年人。
在跟着王老师学唱歌的同时,我发现网上有很多类似教唱歌的直播。但是,有些博主在上课时不厌其烦地推销教材或课程,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网络课堂鱼龙混杂,大家要多比较、多辨别,遇上付费课程时,要慎重考虑,不妨征求一下子女的意见,避免上当受骗。
李忠勇:警惕低价诱惑
去年冬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条信息,内容是:加微信群,只付一元钱,即可获赠一块治疗高血压和经脉不通的手表。我想买一块试试,于是支付一元进了群。群主联系我,说邀请了医学教授讲授中医知识,学员要每天进群听课,听完一个月,方能领取手表。
为了获得手表,我觉得听听课也无妨,便每天按时进群听课。教授在讲课过程中,总是推销某种特效药,还说很稀缺,医院、药店都买不到,他和厂家关系好,学员用优惠价就可以买到。教授宣称买药的人很多,但我没有买。群主倒很热情,每天为我按时听课点赞。可是,听完一个月的课,群主也不说给手表的事,我也没好意思问。又听了几天课,我实在忍不住了,就给群主发信息询问手表的事,群主这才告诉我:想要手表,得交纳150元的税。我一听就火了:“这不是骗人吗?”她听我这么说,立马把我拉黑了,又把我踢出了群。我意识到,手表是个“诱饵”,能治疗高血压和经脉不通更是没有根据,所谓的“特效药”肯定也不会有效果。
杨德莲:网课交费——悠着点
有一天,我加入了一个“三天零基础短剧推广培训”的网络课堂。课堂上,老师从几个方面阐述推广短剧能变现的观点,以及随短剧推广附带的六个变现功能,意思是轻轻松松就能赚到钱。第二天,老师开始推荐我们购买短剧推广授权费,售价4980元,还让我们抢2000元优惠红包券。20个红包券很快被抢完了,还有人想要,老师就向上级申请,又投放了几个红包券,并强调:“这是最后一次投放了。”第三天,又有人想要红包券,老师又申请了几个,而且承诺:“30天推广短剧,没有收入全额退款。”于是,又有人抢券交费。
我算了一下,如果一年收回2980元的成本,每个月就得有近250元的收入,根本无法实现。虽然承诺没有收入全额退款,但收入一分钱也算有收入呀。我觉得很不划算。即使老师发信息说可以优惠,最后降到689元,我也没买。后来听年轻人说:“抢券交费的人是托儿……”我这才顿悟,庆幸没有交费。看来,网课千万不能盲目跟进。
明伟方:无奈的体验
一天,我无意间在手机上看了一眼弹出的养生课广告,没想到竟成了一段无奈经历的开始。从那以后,我便被这家养生课的推销人员“盯”上了。先是助理频繁来电,不厌其烦地介绍他们的课程如何有性价比,接着是所谓的专家亲自出马,夸大其词地描述课程效果。无奈之下,我将其电话号码拉黑,但没想到他们竟然换了号码继续推销。后来,我决定花1888元报班,心想这样至少能买个清净。然而好景不长,仅仅半个月后,新一轮的电话轰炸又开始了。这次他们推销的是五花八门的养生产品……我稀里糊涂地在网上报了一个养生班,又无可奈何地买了一堆养生保健产品。这段经历让我对网络课堂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从此,我谈“网”色变,再也不敢涉足任何网络课堂了。
其实,老年人通过上网课实现自我提升、丰富晚年生活本是一件好事,但网络课堂的乱象却让许多老年人望而却步。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更加严格的措施,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网络课堂真正成为老年人学习的乐园。
的确,老年人要擦亮眼睛,要挑选靠得住的平台,在买课之前事先和子女沟通,避开不良服务商的课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