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精品阅读

一本“小字典”泄露清军秘密

2025年04月02日

  1909年10月26日,指导甲午战争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人安重根刺杀身亡。伊藤死去30年后,他的生前遗著《机密日清战争》解密,悄然在内部印刷发行。这部满载大量中国国家机密的著作,使人们终于明白日本人是如何处心积虑赢得甲午战争的。该书中开示了一件隐藏很深的历史秘密,即日本从开战前就已破解晚清驻日公使馆与晚清总理衙门之间的往来密电。日本人一直准确掌握清廷出兵朝鲜和战争赔偿谈判中的机密情报。

  这场密电泄露,源于1886年8月北洋舰队访问日本长崎时,一些北洋水兵与日本警察发生冲突。事件中,一个叫吴大五郎的日本人偶然拾得一本中国小字典。这本小字典内的汉字纵横两侧,标注了从0到9的10个数字。日当局分析后,判定这是清廷电报用的汉字译电本,并通过译电本中数字的组合方法分析出了清廷电报密码。

  密码本丢失一事,清朝军方竟无人上报。而在此后,1894年6月22日,日本外相陆奥宗光致送清朝驻日公使汪凤藻的一件照会,别有用心地将日文译成中文,长387字。次日,汪凤藻着人将这份照会用密码电报送日本电报局发往总理衙门。两相比对,日本外务省很快掌握了密码规律,清朝官员竟毫不知情。

  当时被破解的密电码,作为日本最高机密仅限定几个当事人知道,绝大多数高级官员并不知情。尤其让日本政府窃喜的是,晚清政府居然继续使用公使馆已失密的电码本。以至于1895年李鸿章赴日进行马关谈判,还带着这套旧密码,其在和谈期间与北京的往返密电内容,包括中方割地及赔款的底线等,全部为日方所了解。  

  据《大众日报》 卢昱/文

2025-04-02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200172.html 1 一本“小字典”泄露清军秘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