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家增添了一件新鲜事,即我同老伴胡淑贞一起背诵唐宋名家和当代伟人的诗歌名篇。实践的结果,确实给家庭增添了很多新的乐趣。
刚开始我和老伴谈起这件事时,她以为我在跟她开玩笑,当场摇头否定。她说:“我对诗歌根本不了解,属于一窍不通,让我背诗,那不是难于上青天吗?”我一再劝说她,只要下决心,肯于下功夫,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常言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经过一再劝说和鼓励,老伴终于动了心,我立马说:“那咱们先试试吧!”
刚开始,我从她容易理解、较为感兴趣的一首诗开始“试验”,这首诗便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俩先是一块背了几遍,然后她独自背了一会儿,居然能背下来了。从此,她对背诗有了信心,也开始用功了。她把喜欢的诗歌抄在一个小本上,晚上躺在床上,入睡前,一边看,一边背,直到一遍遍地背熟为止。到了第二天,她再将头天学的诗歌,一遍一遍地背诵,直到能熟练地背过。
就这样,老伴背诗的信心增强了,也更有兴趣了。后来,我和她背诵毛泽东的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开始,我们一块儿一句一句地背诵,之后,我就让她自己背诵,然后,两人先后一句一句地背诵,当我背到“莫道昆明池水浅”时,她紧接着背诵了“观鱼胜过富春江”。
背诗几个月后,老伴已能够单独背诵20多首诗作了。尤其让她高兴的是,在不久前自己的生日宴上,她主动为家人背诵了十多首诗歌。全家人争相为她祝贺,伴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更增加了生日宴的喜庆气氛。
谈到背诗的心得体会,老伴说,此举使她收获了许许多多:锻炼了脑子,增强了记忆,丰富了生活,增添了乐趣,提振了精神。如今,老伴从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变成了一个谈笑风生的人。缘于此,她说,要将背诗这件事长久地坚持下去。
曹继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