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闲情雅趣

莲池游鱼纹盘 寓意年年有余

2025年02月26日

  在河流潺潺之处,鱼儿的身影常常映入眼帘。五代词人李珣所作的《渔歌子·荻花秋》中有诗句:“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或许正是因为“鱼羹稻饭”这样的生活习俗需用到瓷盆、罐、碗、盘等餐具,使得瓷器与鱼纹结下了不解之缘。心灵手巧的工匠们,凭借彩绘、刻画等精湛技艺,让鱼与瓷器相互融合,交织出深远而丰富的文化艺术韵味。

  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一件明宣德时期的青花蓝地白花莲池游鱼纹盘(如图),其器型端庄规整,敞口、弧壁、圈足,胎体厚重,既满足了实用的需求,又彰显了明代瓷器的独特风格。该盘的内壁与外壁均以绚丽的宝石蓝釉为底,色泽鲜艳而不失高雅韵味,蓝釉层厚润且光泽莹亮。盘面装饰以细腻纯净的白釉鱼莲纹,蓝白两色对比鲜明,相互映衬之下更显和谐之美,充分展现了景德镇窑在制瓷技艺上的高超水平。

  该盘的盘心在白色圈栏内绘有莲池游鱼图,两尾游鱼悠然潜游于摇曳的水草与盛开的莲花之间,背部鱼鳍竖立,与上下蜿蜒的水藻纹相融合,将“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生动景致,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美妙的韵味。这幅图景既保留了自然的野趣,又增添了丰富的装饰性美感。盘的外壁同样装饰有莲池游鱼纹,荷莲与游鱼以规则而和谐的方式相间排列,展现出鱼儿在翻卷的荷叶与亭亭玉立的莲花间嬉戏的欢快场景。

  景德镇窑的蓝白相间纹饰,在中国瓷器史上绘就了一幅幽蓝色的画卷。其装饰手法多样,如白底蓝花、蓝底白花等,鱼纹饰色彩鲜明,给人以明快之感。人们傍水而居,劳作田间,捕鱼河中,从鱼身上感悟到自由、智慧与生生不息的意境。在中国传统工艺中,鱼纹因谐音“余”,寓意连年富贵,备受人们喜爱。此外,该盘足内施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彰显其历史价值与工艺水平。明宣德官窑产量多、质量优,被誉为历代官窑之首,这既得益于明初盛世的社会经济文化繁荣,也与宣德帝的艺术造诣密不可分。

  品赏青花蓝地白花莲池游鱼纹盘,能深刻感受到瓷器上的鱼纹不仅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纹饰,而且其所蕴含的美好文化寓意,历经数千年依然鲜活,犹如一幅绵延不断的民俗风情画,世代传承,历久弥珍。彭宝珠/文

2025-02-26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96285.html 1 莲池游鱼纹盘 寓意年年有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