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月15日
地点:河南郑州某小区
人物:白女士(退休工人,88岁)
白女士自述:我有一儿一女。女儿今年57岁,可直到现在还是单身,和我生活在一起。这些年,我一直苦口婆心地劝她结婚成家,过普通人的日子,可她就是听不进去,我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女儿年轻时,模样俊俏,身材也好,是出了名的漂亮姑娘,身边从来不缺追求者。那些小伙子条件都不错,有在企业里努力打拼的,也有在机关单位工作的,还有的自主创业当老板。
我每次跟女儿提结婚的事,她总是那句“别,饶了我吧,妈!陌生人见面相亲太尴尬了。”女儿还咬定,不到30岁就不谈对象,不管谁说都没用。当时有个小伙子,对她那叫一个用心。知道她喜欢听音乐,就提前好几天托人去买音乐会的票;知道她爱吃哪家的点心,就特意绕路去买了送到她单位。有一回,女儿生病在家,那小伙子直接请假来家照顾她,又是熬粥又是买药,忙前忙后,可她就是不为所动,直接就把人家的心意给拒之门外,寒了小伙子的心。
等女儿到了30岁,成了大龄青年,我这心里就开始着急了,到处托人给她介绍对象。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年龄相仿的男青年,可每次相亲回来,她都挑三拣四,不是说对方工作不好,就是长相不好。有一次,邻居介绍了一位中学教师,一表人才,家里条件也不错,还写得一手漂亮字。可她回来就跟我抱怨,说和人家说不到一块儿去,没有共同话题,相处起来没感觉。我心里明白,她就是不想结婚,找这些借口来推脱。从那以后,只要我一跟她提相亲的事儿,她就皱眉头,情绪特别激动,有时还会发脾气和我吵上两句,我也就不再提了。
可是每当过年过节,亲戚们聚到一起时,女儿的婚姻问题就成了个躲不开的话题。亲戚们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听说你家闺女还没对象呢?都这岁数了,可得抓紧啊!”“是啊,再拖下去,好的都被挑没了。”我只能尴尬地笑着打圆场说:“婚姻大事急不得,她缘分还没到呢。”可女儿就在旁边,有好几次她都直接摔门出去。经过几次这样的事儿,亲戚们也很少再讨论这个话题了。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女儿40岁后,未婚的同龄男士就更难找了,别人给介绍的也大多是离过婚的。我也是“病急乱投医”,当时没有考虑女儿的感受,便给她介绍了一个离婚没有孩子的,女儿去之前我还刻意隐瞒了这件事。谁承想,那次相亲回来,她直接和我发起了脾气:“我宁可一辈子不结婚,也绝不找结过婚的男人!”
我实在没办法,便开始偷偷联系女儿的发小,想着她发小结婚生子,家庭美满,通过实际的例子劝劝,或许她能想开点,把条件放低点。可每次一谈到结婚,女儿就说:“我就喜欢现在一个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你们为什么都死拧着非要让我结婚呢?”结果,女儿一气之下,从外边抱了一只宠物狗回家,还说:“你们不都说要带孩子吗,这就是我儿子,以后你们就带着它吧。”从那以后,她每天在家里除了陪着我们老两口,就是抱着狗亲,还让狗和自己住在一个房间。
日子久了,连我出门都感觉不自在了。邻居们私下里议论纷纷,有人说:“她女儿肯定是眼光太高,挑花了眼,现在嫁不出去了。”还有人说:“这么大年纪还单身,是不是有啥问题啊,思想太奇怪了。”我担心女儿听到这些会难过,可她好像并不在意,还安慰我说:“妈,您别管别人怎么说,我自己过得开心就行。”
2021年,老伴因病去世,从此家里就剩下了我们母女俩。老伴这一走,我又担心起来了,我毕竟不能一辈子和女儿在一起呀!等以后我不在了,就剩女儿一个人了,等女儿老了谁来照管她呢?
于是,我把儿子叫到家里,对他说:“等我不在了,你妹妹的事儿就靠你了。她现在不用你们管,等她老了行动不方便,你一定要照顾好她。”儿子虽然对妹妹一直单身也有些想法,但还是答应会照顾好她,还说会让儿子也照管好姑姑,听到这,我心里才稍微踏实了一些。
女儿也趁着这次机会跟我说:“妈,您别操心我了。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看我现在,单身生活多自在,也不用被家庭的那些负担和烦心事困扰。等我老了不能动了,我就去养老院。我的退休金,能养活自己。您就放心吧。”我知道她心意已决,也只能希望,等我以后不在了,她真的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别让我走得不安心。
如今,女儿已经57岁了,还仍是单身。不过她对我这个当妈的,那是真孝顺。家里的家务活儿,像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她从来不让我插手。每次出门回来,都会给我带各种礼物,有时候是我爱吃的点心,有时候是新出的保健品。她常跟我说:“妈,我就想一直陪着您,照顾您一辈子,不结婚就没那么多烦心事,我能把心思都放在您身上。”我听了女儿的话,心里暖乎乎的。
我有时候也在想,她变成现在这样,我是不是也有责任,是不是我没有引导好她,可事到如今我说什么也晚了。
(通讯员李朝云协助采访)
■记者感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对婚姻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作为父母也不能过多干涉,只要孩子过得充实、快乐,我们只能包容、理解和尊重。
■串门预约
65岁的张秀栾和亲家一起抱团养老,本想相互照应,却因生活习惯、育儿观念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不欢而散。下期我们去她家串串门。
■串门回音
诗意相伴 生活精彩
河南郑州李进:王国章退休后,受朋友影响对诗歌产生了兴趣。起初他对诗歌一窍不通,但凭借不懈努力,从入门到在各大平台发表大量诗作,成为一名诗人。这充分证明,只要有恒心和毅力,无论学什么都能有所成,愿望也终将实现。
在我身边也有一位这样的朋友,他叫周本度。退休前,周本度是某军校的教授。退休后,看到别人发表诗歌,他心生羡慕,从而燃起写诗的热情。尽管毫无基础,他却毫不退缩,虚心向会写诗的人请教,仔细研读报刊上的诗歌,学习他人的写作风格和思路,还进入郑州老年大学学习,回家后坚持练习。终于,周本度的写诗水平大幅提升,作品频繁出现在杂志、报纸上。在老伴80岁生日时,他特意写诗祝寿,为老伴的生日增添了浓浓的诗意。写诗,已然成为他晚年生活中最充实、最快乐的源泉。
石家庄李占花:如今生活富足,人们愈发明白,幸福不只是物质充裕,精神丰富同样重要。
王国章退休后,一度内心空落,是诗词为他的生活带来亮点。他从诗词小白到能自己创作,虚心求教、积极探索,对诗词的热爱让王国章在晚年找到新的乐趣与价值。写诗锻炼思维、活跃大脑,他70多岁仍学习通过电脑操作与他人交流诗词。诗词还让他的家庭更温馨,与老伴共同进步。只要心中有热爱,生活就能充满诗意,老年生活也能别样精彩。
以诗为友 岁月悠然
邯郸栾玉锁:读了《学诗写诗,尽享诗意生活》一文后深受触动。不少人退休后,难以适应离开熟悉工作岗位和同事的生活,王国章却通过学诗写诗找到了乐趣。他为写好诗反复推敲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增长知识,愉悦心情,还以诗会友,让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几年来,他创作的1500多首诗发表在多家报刊上,写诗已经成了他退休生活的一种方式,丰富了他的晚年生活,完美诠释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石家庄韩秀菊:读了《学诗写诗,尽享诗意生活》这篇文章,王国章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和启发。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今年87岁,住在石家庄市老年养护院,这里也有各种各样的书籍,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条件。我一直相信“活到老,学到老”,即便年龄大了,也可以学习新的知识。
我对读书看报兴趣浓厚,每天都会坚持读报两小时,乐在其中。我希望像王国章一样,通过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写作水平,争取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