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开场白:子女孝敬父母,内心的渴望是得到父母的认可。老人收到礼物,不妨夸夸孩子,以增进彼此间的亲情。
费伟华:会享受 会表扬
儿子给我们买了一个智能马桶盖。他说:“马桶盖有加热功能,冬天坐上去也不凉。”不料,老伴却埋怨起来:“花几块钱给马桶盖套上一个坐垫就不凉了,何必浪费钱装这个东西呢?”见儿子有些尴尬,我连忙对老伴说:“你先用用再说。”插好电源,老伴按照说明书操作起来。通电不久,智能马桶盖就发热了。老伴自言自语地说:“真是奇怪了,马桶盖也可以发热!”当她体验之后,不禁连声称赞:“这个马桶盖真好用!”从此,老伴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弯,不仅一个劲儿地夸儿子,说这个马桶盖买得好。见到熟人,她还会介绍智能马桶盖:“既会自动加热,还可以用热水冲洗,很卫生。建议你也去安装一个。”
我对老伴说:“作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应加以肯定和表扬。就算他们买了不合我们心意的贵重物品,也不要一味地排斥和指责。还有,我们要更新观念,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会享受新生活,借助高科技产品提高生活品质。”老伴听后,马上竖起大拇指点赞,并说:“你说得对!”
申德明:视具体情况“笑纳”
前不久,儿子和儿媳一起到我家来,儿媳拿出来一沓钞票给我,说是快过年了,让我和老伴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说:“你们的孝心我领了,但这钱我不要。我和你妈都有退休金,用不着你们的钱。再说了,你们俩收入都不高,开销却很大,光给孩子补课就需要很多钱。你们不要我俩‘支援’,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就这样,我没有收儿媳给的钱。
过了几天,儿子和儿媳又来了。这一次,他们送来一袋红枣、一袋糯玉米、一袋红薯、一袋玉米糁。这些都是儿媳从农村娘家带来的,是亲家自己种的绿色食品,也都是我和老伴的最爱。所以,我们二话没说,全部“笑纳”。
“笑纳”不“笑纳”,要看具体情况。其实,我曾经有言在先,对孩子们表达孝心的做法,要做到“三要三不要”:要时令果蔬,要物美价廉又实用的小商品,要应急的东西;不要现金,不要奢侈品,不要不实用的大物件。我还强调,“三不要”必须严格执行。孩子们给钱,我是不会“笑纳”的。
何自成:“笑纳”孝心 加倍关爱
儿子研究生毕业之后,终于成功“上岸”,考上了外地的公务员。除去租房、吃饭等开支外,每个月的工资剩余不多。儿子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们带一些小礼品,比如我喜欢吃的点心,老伴喜欢的丝巾、帽子。有时,儿子到外地出差,还会给我们邮来一些当地的土特产。我们虽然心里高兴,嘴上却说:“你挣的钱也不多,不要乱花钱,要省着花,将来还要买房、结婚生子呢。”儿子总是微微一笑,说:“花不了几个钱。”
儿子孝顺我们,我们也加倍关爱他,经常给他打电话,询问一下工作和生活情况。实际上,我们已经为儿子积攒了一些钱,将来买房用。居家过日子,一家人就得相亲相爱,互帮互助,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陈剑:坦然接受 一一“笑纳”
我有两个孩子,女儿在我们生活的县城工作,儿子在外地打拼。俩孩子都已成家,并有了自己的孩子。平时,我们总是聚少离多,只有过年、过节时才有机会聚到一处。孩子们虽然不是很优秀,却很懂事,孝敬我们的衣物、食品、酒、茶等物品应有尽有。我和老伴过生日时,他们经常发红包作为贺礼。每年,他们还会带我们去体检。对此,我们都坦然接受,一一“笑纳”。
孩子们懂得感恩,知道回报,如果一味拒绝,会淡化他们尽孝的意识。孩子们买什么东西不重要,花钱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尽孝的意识。同时,孩子们生活相对稳定,给我们买点什么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反而会加深亲情。
作为父母或长辈,应该乐于接受孩子的孝心,并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下期话题:我们身边的“银发力量”
“银发力量”指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河南省退休教师刘宝菊开设抖音账号,录制视频展示物理实验;广东深圳82岁的宋城,自学AI(人工智能),与摄影结合进行艺术创作,赢得广泛赞誉……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老有所为,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银发力量”。让我们聊一聊身边的“银发力量”,一起传递社会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