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医疗指南

避开这些御寒误区

2025年01月17日

  误区一:喝酒可以驱寒。冬季,有些户外工作人员为了抵御寒冷,会采取喝酒御寒的方式。其实,人们之所以在喝酒后能感到“暖”,主要是酒精对中枢神经起到了暂时性麻痹作用,产生了一种错觉。

  误区二:穿厚衣服睡觉。有些人因为室内太冷,认为穿着衣服入睡会比较暖和。但是,过厚的衣物会影响体表的血液循环和皮肤的新陈代谢,睡觉时穿得太多会使被窝内的湿度相对增加,不利于保暖。

  误区三:穿得越多越暖和。外出时,很多人即使裹了厚厚的衣服,却仍感觉凉飕飕的。其实,学会正确利用衣服之间的空气层来隔热,能更舒适、更保暖。内衣穿贴身的,中间穿宽松柔软的,外衣的手腕、脚踝位置收口,可以防止热量流失。

  误区四:用很热的水泡脚。很多人觉得泡脚水越热效果越好,认为泡到脚发红是“血液循环畅通”的表现。事实上,皮肤通红是因为毛细血管高温扩张导致,这样不仅会使皮肤干燥,还会引起血液循环过快,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成年人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8℃至43℃,儿童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年人对温度感觉迟钝,这两类人泡脚的最佳水温应在35℃至40℃,防止发生烫伤。北京中医医院 陶琳

2025-01-17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92395.html 1 避开这些御寒误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