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者串门

在社区捡废品,丢人吗

2025年01月15日

  时间:1月6日

  地点:河南省安阳市

  人物:王先生(75岁)

  王先生讲述:退休以后,我经常到小区垃圾箱里捡废品。只要不是恶劣天气,我每天都会在小区里捡一两次。也正是这个原因,我成了小区里让人议论的“废品王”。一些闲言碎语也在小区里传开了:“那么大岁数了还捡废品!”“退休金那么多还不够花吗?”“整天盯着垃圾桶也不嫌丢人!”可他们哪里知道,在这一捡一拾之间,将废品变废为宝,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让我每天都过得无比快乐和充实。

  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生活物资匮乏,温饱都成问题,很多东西都是用了再用。就拿衣服来说,我家有3个孩子,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那时我们的衣服都是姐姐穿小了之后,哥哥接着穿,哥哥穿小之后再给我穿。穿到最后,就变成了“铺衬”,那也舍不得扔,要用来给其他衣服打补丁或者用浆糊粘成布板做鞋。脚上的鞋子哪怕穿烂了帮、磨透了底,也能到走村串巷的货郎那里换针头线脑儿,就连我姐姐、母亲和奶奶梳头掉的头发,都要收集起来换东西。

  小时候的经历,让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物尽其用的观念深深植入我的脑海里。无论何时何地,看到还可以使用的东西被扔掉、被浪费,我就心疼不已。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工作期间,虽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我始终秉持着克勤克俭的习惯。就拿工作中常用的钢笔来说,我都是用坏了就修,修好后再继续用,直到修不好了才换新的。工作中用到的稿纸,我都坚持双面使用。渐渐地,在我的影响下,不少同事纷纷效仿。通过大家的努力,单位形成了一股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

  2009年退休后,我搬进了现在居住的小区。刚搬来的时候,小区里装修、搬家的人很多,我发现不少年轻人把建材、家电的包装纸箱都当垃圾扔了。看到这种情况,我就把这些纸箱等捡回来。有用的我就将其变废为宝,重复利用,没用的就卖给废品收购点,一举两得。渐渐地,我也对捡废品上了瘾。这一捡,就是十几年。

  很多人在翻垃圾箱的时候,总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往地上乱扔,走之前也不收拾,弄得垃圾箱周围一片狼藉。还有一些人捡到废品后,习惯把废品堆放在楼道里,这样不仅影响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而我收集到废品后,会认真整理好,然后将其存放在自家地下室,不会给邻居们带来任何困扰。

  在很多人眼里,我捡废品就是为了卖钱,其实不然,我的退休金足够花,我对衣食住行要求也低,每个月还能剩下不少,根本不需要靠捡废品补贴家用。这些年,我一直坚持用卖废品的收入做公益,向受灾地区捐款,给山区学校捐赠书籍文具,资助贫困学生等。当然,仅靠捡废品的收入远远不够,我经常从退休金里拿出钱来补贴,只希望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前两年,我们小区安装了旧物回收箱。知道这个消息后,我非常高兴。旧物回收箱就是将家里用不着的鞋帽、衣物等物品无偿放到里边,再由工作人员统一整理后,捐赠给慈善机构。我经常把捡到的旧衣、旧鞋等,洗刷干净后投到旧物回收箱。想到这些东西又能发挥作用,我由衷地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些事都值了。

  家人对我捡废品资助别人的事都十分支持,这让我倍感欣慰。有一次,邻居把不用的茶几扔到了楼下。看到没人要的茶几,我一个人又搬不动,我就把儿子叫来帮忙。最终,我们把茶几擦拭干净后,送给了楼下租房的年轻人。儿媳也会在空闲的时候,帮我清洗捡回来的衣物。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才让我更加坚定了捡废品做好事的想法。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种行为。总有一些人对我捡废品的举动不能正眼相看,甚至在背地里说三道四,这让我十分困惑,我不禁想问:捡废品真的很丢人吗?

  (通讯员申德明协助采访)

  ■记者感言

  废弃物品再利用,王先生的这种行为并没有错,只要不影响别人,不影响社区环境,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引导大家做垃圾分类的志愿者。

  ■串门预约

  家住唐山高新区的黄先生陷入了遗产纠纷。下一期,我们去他家串串门。

  ■串门回音

  开拓思路以租代买

  石家庄王彦秋:读完郑州张先生替儿子买房并还贷的故事,心中五味杂陈。可怜天下父母心,张先生为儿子买房倾尽所有,还为儿子还房贷,着实令人唏嘘。这也引发我们思考:在住房问题上,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建议张先生与儿子深入沟通,进一步拓宽思路,并非只有买房这一条路可走,租房也不失为一条好出路。年轻人不应局限于“买房才安定”的传统观念,租房也能满足居住需求,且经济压力小,灵活性高,便于根据工作生活变化调整居住地。从张先生家庭经济状况看,以租代买既能解决住房难题,而省下的积蓄还可用于改善自身生活。

  帮助子女量力而行

  保定安国张礼恒:如今,父母出钱替孩子买房或还房贷的不在少数。为帮助孩子买房,父母拿出一些积蓄未尝不可,但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倾尽所有,甚至卖掉自己的房子。这样不仅影响了生活质量,而且以后的养老、看病也成了问题,到那时受罪的还是自己。

  建议张先生消除顾虑和儿子好好谈谈,讲清自己的经济状况,不能再出钱给予支持。剩下的房贷让儿子自己去还。另外,张先生的儿子要体谅父母的难处,不能再继续啃老了。

  莫为面子失了里子

  山东临朐马玉顺:现实生活中,类似张先生这样退休后省吃俭用替孩子还房贷的事,并不少见。孩子在大城市买房,基本上用的是父母的养老钱,有的父母甚至还要帮着还贷款,虽然这体现了父母为儿女无私付出的精神,但也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失去保障。

  我认为,老年人在帮助孩子方面,一定要量力而行,以较小影响生活质量为前提,不应该把所有积蓄都掏出去。我相信这样做,孩子也会理解的。我一个高中同学的孩子也在北京买了房,同学明确告诉孩子,家里只帮衬付首付,其他的费用需小两口自己还,孩子很懂事,愉快地采纳了建议。老年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很重要,切不可为了面子而丢失了里子。

  邯郸栾玉锁:张先生辛苦了大半辈子,本应在退休后安享晚年,却不得不去打工挣钱,替儿子偿还房贷,实在是无奈之举。儿子在北京买房,张先生能拿出购房首付,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父母有能力的话,帮衬儿子一把无可厚非,但要是没这个能力,也应该坦诚地告诉儿子。毕竟老人退休后,就该好好享受清闲时光,更要注重调理自己的身体。替儿子还房贷,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相守到老 不离不弃

  山东会言生:87岁的张治安甘心做“全职护工”,不怕麻烦,不嫌苦累,悉心照料患病老伴,事迹非常感人。有句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携手相看两不厌”。老年夫妻相濡以沫,携手共度晚年,不仅自己生活幸福,还减轻儿女负担,更会温暖大家成为学习的榜样。愿老年朋友都能体贴老伴,关心老伴。

  邯郸大名王金海:一年多来,张治安悉心照料照顾生病老伴,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不喊苦,不喊累,不怕脏,全身心地做好“护工”。他把老伴的生活、起居,安排得舒舒服服、妥妥当当。

  张治安的这种悉心照顾老伴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和弘扬。

2025-01-15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92079.html 1 在社区捡废品,丢人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