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加快丰沙铁路复线(北京丰台—张家口沙城)施工进度,上级决定抽调正在东北某地施工的铁三局二处全体员工,立即开赴丰沙铁路复线施工地点,与兄弟单位共同开展一场丰沙铁路复线大会战。同时,参加会战的近千名职工家属及子女也都陆陆续续从东北搬迁到沙城安家落户。
1968年3月,我正在沙城铁路子弟小学读五年级,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班里就转来了20多名新同学。为了让新同学尽快适应环境,班主任宋兰香老师打乱了同学们原有的座位,将老同学和新同学组合在同一课桌,一老一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我的新同桌叫王兆森,我后排坐的是王作棉与新转来的黄庆丰,我们4名同学很快就熟悉了,并结成了两个十分友好的对子。
转眼到了1969年初冬。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王作棉同学提议我们4人照张合影,大家一致响应。当时照一张二寸黑白照片,再加洗3张,共计0.99元。但我们4人共同买单,一时也凑不齐钱数。王作棉同学提议:“这事先不急,等我们把钱凑够了再照吧。”于是,我们4人点头同意,并纷纷开始行动。有的将大人给的买生活用品后剩余的一两分钱悄悄存下来,有的捡些废旧玻璃及牙膏皮卖到废品收购站,少则能赚一两分钱,多则五六分钱。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在春节后凑齐了0.99元钱。我们跑到照相馆,将一大把硬币交给照相馆的工作人员,高高兴兴地照了一张二寸黑白合影。
1972年10月,丰沙铁路复线竣工通车,筑路大军又马不停蹄地奉命开赴山西修建新线铁路,王兆森和黄庆丰等同学随着父辈们又转战到了新的学校。由于当时通讯设施落后,自此一别,我们再无联系。如今我们都年已古稀,在此衷心祝愿老同学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王兆森、任之柱、黄庆丰、王作棉。
任之柱/文并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