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生活互动

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2025年01月06日

  我家有辆上海产的永久牌自行车,那是我参加工作时父亲送给我的礼物。

  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荣立过三等功。后来,父亲转业到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在公社担任副书记兼武装部部长。父亲平时不在家,每个星期六很晚才回来,家庭的重担都落在母亲肩上。为了省钱,父亲舍不得坐班车,每次都要走30多里的山路回家。1971年,父亲因为工作成绩优异,被评为全省劳模,获得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的奖励。

  父亲把自行车当作宝贝,总是擦得油光锃亮。这辆自行车不但给父亲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欢乐。父亲每次回家,总会骑车带着我和姐姐去兜风。我在前面按车铃,姐姐坐在后面唱歌,父亲则开怀大笑。

  有一年暑假,父亲骑着自行车,把我带到他工作的地方。吃午饭时,公社干部匆匆跑来告诉父亲,因为争水浇地,两个生产队的个别社员打起来了。父亲放下饭碗,骑上自行车就走,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扔在屋里,直到晚上11点才回来。我很生气,不理睬父亲。父亲对我说:“如果我不去现场调查,怎么能解决问题呢?这就好比打仗,你得摸清情况,才能制定作战方案……”

  弟弟出生时,母亲难产大出血,情况很危急。当时父亲正在公社组织双抢,帮农民割稻子。父亲接到医生的电话,当天半夜时分骑车赶到家,汗水湿透了衣服。父亲带回一篮鸡蛋,看到虚弱的母亲,立即生火做了鸡蛋羹,一口一口地喂母亲。看到这个场景,我和姐姐都哭了。事后才知道,许多农民得知我母亲难产,便从家里拿来鸡蛋,你一个我一个,凑满一篮送给父亲。但是,父亲坚决不肯拿。最后还是食堂的师傅说:“那就按市场价,一个鸡蛋5分钱。”父亲给了两块三毛钱,才收下了鸡蛋。他说:“做人不能占人家的便宜,贪惯了小便宜,就会想占更大的便宜。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我参加工作时,本来可以留在县城,可父亲非要我到乡下锻炼。他对我说:“只有在基层奋斗过,你才会体察到社会实情。”报到那天,父亲把那辆永久牌自行车送给了我。在西城信用社,我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各个村,到过所有的贷款农户,了解每一笔贷款的用途。我放出去的贷款,没有出现一笔呆账、坏账,受到省行的表彰。

  2008年,我走上了领导岗位。一次,一位老板通过关系找到我,要为他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贷款。我骑着自行车来到工地,实地察看工程进度。从工人那里,我得知工程早就停工了,断定其贷款另有目的。于是,我严词拒绝了那位老板的贷款申请。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

  父亲以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树立了良好的家风。

  谭小敏/文

2025-01-06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91046.html 1 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