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月23日
地点:衡水市安平县
人物:张治安(87岁)
张治安自述:上了岁数后,我和老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相互依靠,平平安安地度过余生。然而,生活总会有一些小意外。去年秋天,老伴外出买菜时,为了躲避汽车,不慎跌倒造成了盆骨骨裂。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医生建议回家静养。出院后,我们便搬到了女儿家。最终,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老伴恢复了健康。
从老伴卧床静养的那天起,除了女儿伺候三餐之外,我便踏踏实实地做起了她的“全职护工”。
悉心照料患病老伴
做“全职护工”,最辛苦的要数伺候老伴的“两便”了。大便气味难闻不用多说,小便更是把我折腾得够呛。秋天的晚上虽然说不算太长,但老伴每天晚上要小便十来次。毕竟不是在自己家,时不时还有亲友来探望,为了不让卧室有异味,每次接完尿,我都得赶紧到院子里的卫生间倒掉。常常是我刚躺下,她又喊着要“尿”,那些日子,我真是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刚开始,孩子们给老伴买了各种各样的“尿不湿”“纸尿裤”,想让她方便一些。可没想到,尿液积聚的湿气太重,没几天,她的臀部就出现了溃疡。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让她用过“尿不湿”“纸尿裤”,全靠我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她卧床的两个月,身子底下的铺垫始终保持着干净、清爽。
给老伴翻身换铺垫可不容易,不光费力,还得讲究点“技巧”,生怕一不小心给她造成二次伤害。“给老伴翻身时不应该拖拉硬拽,要在她背部斜着靠个枕头,再轻轻将她推向另一侧。”
小偏方解决大痛苦
卧床两个月后,老伴可以下床活动了,我们也回到了自己家。本以为回到自己家能轻松一些,没想到,后续的事儿还多着呢。
回到家后,我片刻不敢松懈。老伴常年被便秘困扰,没受伤之前,她还能自己应对,这次摔伤后,便秘的情况愈发严重,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毫无办法。
为了缓解她的便秘,我买了不少药,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要么是一点效果也没有,要么是副作用比较大。
说来也巧,我刚退休那些年,热衷订阅老年报刊,还收集了几百个常见病偏方,并整理成一本《常见病偏方集锦》。有一次,我突然想到有个改善便秘的偏方:用“番泻叶”,只需晚上临睡前泡一杯水喝,简单易行。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老伴泡了一杯,没想到,第二天下午,她就顺利排了大便。看到效果不错,我就让老伴连续喝了几天。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她每隔半个月就喝一次“番泻叶”,每天大便都规律正常。
上网学做美味佳肴
我当了40多年老师,大半辈子的精力都投入进教学工作。退休后,我又忙着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家里的事儿基本没有操过心。厨房对我来说,就是个完全陌生的“盲区”。
这次老伴摔伤后,我一天都没离开过她。在照顾老伴的过程中,我越发觉得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而我却对家亏欠了许多。我决心重新规划晚年生活,而重中之重,就是这一日三餐。
孩子们很孝顺,经常买来鱼、虾、肉、蔬菜等,把家里的冰箱、冰柜塞得满满当当。可东西虽多,我却常常对着食材干瞪眼,不知道该怎么做。好在有智能手机这个“万能老师”,我利用现有食材,想想老伴的胃口、牙口,再在网上寻找合适的烹饪方法。慢慢地,我还真摸索出了许多菜肴的制作方法。如今,不管是荤菜还是素菜,我都做得有滋有味,老伴吃得那叫一个香。我做的红烧牛肉、炖鲅鱼等,老伴说比饭店大厨做的还好吃。
经过努力,我从半辈子的“厨盲”,也变成了老伴满意的“私人厨师”。
相濡以沫共度晚年
这段时间,我渐渐摸透了老伴的生活需求。
以前,我们家的电灯开关都安装在墙壁,离床边远,晚上老伴起夜很不方便。为了照明,她常年在床头放着手电筒。这次摔伤后,我注意到她每次下床,得一手拿手电,一手扶床,安全隐患可不小。后来,我在淘宝上发现了遥控灯,赶紧挑了一款买回来安装好,遥控器放在枕头边。老伴起夜时,轻轻一按遥控器,屋里瞬间就亮堂了。她高兴地说:“这可太方便了,躺在床上就能开关灯。”还反问我:“这么好的东西,你咋才想到呢?”听她这么一说,我心里更自责了。我意识到这么多年,我对她的关心还远远不够。
现在,我每次做饭,老伴总会搬个小凳子,坐在我旁边,静静地守着,既不唠叨,也不妨碍我。我能看得出,她心里很幸福。当有亲友问她平时谁做饭、谁干活时,她总是笑着说:“都是辛苦他呗。用啥、吃啥,都是他操心。”此刻,我也深深体会到这份相濡以沫的感情,比什么都珍贵。
■记者感言
张治安悉心照料老伴的点滴,是爱与责任的最好诠释。他们在患难中坚守,领悟相伴真谛,这份朴实无华的感情,让我们看到晚年生活最美好的模样,令人动容,更值得弘扬。
■串门预约
退休后的张先生遇到了一件难事,儿子要在北京买房。下一期咱们去他家串串门。
■串门回音
建议做心理疏导
邯郸大名县王金海:读了高女士的《对门邻居扰乱了我的生活》,很理解同情高女士。对门邻居在家摔砸东西,尤其是夜里11点还经常出现碗盆“交响曲”,实在扰民。有时,深夜还将“战场”延伸到楼道,砸高女士家的门,有点太过了。
建议高女士和对门女邻居的丈夫进行沟通,建议他带着老伴去做心理疏导,同时也希望女邻居能早日醒悟,和邻居和谐相处。
用关怀打动邻居
石家庄王彦秋:石家庄王彦秋:对门女邻居的异常行为,无疑给邻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但在这令人无奈的表象背后,或许隐藏着其内心深处的心理困境,值得我们以更人性化的视角去看待并尝试解决。
从女邻居爱占小便宜、无端猜疑老伴,到频繁的情绪失控、制造噪音乃至暴力破坏的行为,这一系列表现偏离了正常的行为模式,很可能是某种情绪问题的表现。女邻居或许正深陷于内心的焦虑、不安与孤独之中,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求,只能通过这些极端行为来引起他人关注或宣泄内心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指责与躲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事情进一步恶化,导致邻里关系愈发紧张。
建议找专业人士为女邻居进行疏导,通过专业的方法挖掘她行为背后的根源,帮助她学会正确管理情绪、调整心态以及改善人际关系。
同时,还可以鼓励女邻居多参与一些社区活动,为她创造与邻居们交流互动的机会,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逐渐化解她心中的症结。
对于其他邻居而言,应秉持理解与包容的态度。尽管过去遭受了诸多困扰,但要明白女邻居的行为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其内心痛苦的外在表现。大家可以尝试主动与她交流,给予她一些生活上的帮助与支持,以实际行动传递善意,共同助力她走出心理困境。
不良情绪需排解
山东临朐马玉顺:读了《对门邻居扰乱了我的生活》,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女邻居的情绪问题,显然是长期缺爱、缺乏安全感导致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处于更年期、退休适应期的女邻居独自在家,孤单寂寞,难以排解,长此以往,就形成胡思乱想、脾气暴躁等不良情绪。要解决问题,除了需要来自丈夫的关爱外,还需要邻居们的理解呵护。尤其是丈夫要悉心开导她、照顾她,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她感受到关心和温暖,重新找回安全感,获得幸福感。这个过程可能时间长些,但坚持下去,必定会收获安静与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