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开场白:很多人希望融入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圈,和“搭子”相互陪伴,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既轻松又愉快。
霍凤玲:诵友帮我补短板
2018年,我加入了滦州市滦悦诵读协会组织的诵读群,学习诵读技巧,陶冶情操。老伴知道后,调侃说:“就你那两把刷子,还敢进诵读群!”老伴的说辞是有根据的。我上小学的时候,因病休学一年,错过了汉语拼音的学习。因此,读音不准和上台紧张成了我学习诵读的拦路虎。记得那年端午节,诵读协会组织大家到社区演出,我诵读自己的原创作品《槐树花》。一上台,我就紧张得双手颤抖,大汗淋漓,发音不准,诵读也不流畅……后来,根据我的情况,诵读协会主席陈红军专门为我制定了练习计划。一是将我读不准的字词列出来,让我加强练习;二是指定诵友张淑琴和我结成“搭子”,一对一为我辅导。此后,我和张淑琴互加为微信好友。每天,我都把诵读“作业”发给她,她逐字逐句为我纠正。很快,我就解决了发音不准的问题。
解决上台紧张的问题,只能多锻炼。每次上课,红军老师都为我创造发言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我的读音标准了,诵读也越来越顺畅了。诵读,拓展了知识积累,丰富了退休生活。在此,我真诚地感谢各位老师!
李朝云:我俩真有缘分
说来真是非常巧,我和王辉同岁,同一年参军,同一年考上军校,毕业后又在一起工作,直到同一年退休,在同一个军干所安置。我儿子和王辉的儿子也是同一年出生,他俩从进幼儿园到高中就在一起,是要好的发小。我和王辉因此成了“育儿搭子”,常常在一起探讨怎样教育孩子。两个孩子结婚相差半年。如今,我和王辉都有了小孙女,又成了“育孙搭子”。天气好的时候,我俩就相约推着小孙女在小区里遛弯儿,或到附近的公园游玩。两个孩子学会走路后,她俩在一起玩耍,我和王辉则坐在旁边聊天。她俩聪明活泼又调皮,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我们想好了,等小孙女年龄大了,要进同一个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也要到同一所学校。
此外,我和王辉都爱好下棋,是一对“棋搭子”,经常到干休所活动室下军棋。我俩还是“旅游搭子”,有过好几次抱团旅游的经历,去过5个省,欣赏了各地的风景名胜。因此,我时常感慨:我和王辉真有缘分!
马玉顺:共享考察的乐趣
近10年来,我在教学之余开展地方文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得益于我的“考察搭子”——冯建。40多年前,我和冯建在同一所乡镇联中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工作后,我俩经常联系。他对地方文史了解很多,经常外出寻访古迹。2013年秋,他给我打电话,说发现了几块残碑,约我一起去识读,我欣然前往。从那以后,我和冯建结成考察古迹的“搭子”。一有闲暇,我俩就驾车探寻周边地市的历史遗址、遗迹,边看边讨论。这些年,我俩探寻了齐长城约二分之一的段落,撰写了近百篇考察报告,其中,《拜谒马鞍山抗日遗址》《探访歪头崮》等十多篇发表在省、市级报刊上。
再过两年,我俩就退休了,将会有更多的考察时间,“考察搭子”将会结得更紧密。
张礼恒:我的“图书导航”
图书馆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安静温馨,充满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时间久了,我认识了老郭,我俩经常坐在一起看书。一见面,他就会冲我笑一笑,说:“你来看书啊!”每次我都点点头,微笑着附和。我们年龄相仿,有共同语言,他一看到好书就推荐给我。因此,老郭成了我的“图书导航”。老郭爱读书,还爱写作,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说、书评等文章,并且经常获奖,我很羡慕。他说:“读书要做笔记,看到优美的句子就抄在本子上。书读得多了,写文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写文章。他是我的第一位读者,为我纠正文章中的用词和标点。经过他指导之后,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拙文不时见诸报端。
老郭不仅是我的“图书导航”“读书搭子”,还是我的写作领路人。
下期话题:好书影响我一生
阅读能点亮人的内心世界,能指引未来和方向。一本好书往往会成为人生的转折点,启发我们追求梦想,走上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儿女英雄传》《青年近卫军》《林海雪原》……在浩如烟海的好书中,有没有一本书给予您宝贵的经验和感悟,成为您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呢?一起聊一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