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在读到毛泽东称颂杨开慧“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的语句时,好多人认为杨开慧烈士是被杀头而死的。实际上,根据1974年被处决的当年杀害杨开慧的刽子手之一、湖南岳阳某监狱罪犯姚楚忠交代,杨开慧当时并未被砍头,而是由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下令枪决的。
“危险时刻,我不能光顾自己”
1930年7月27日,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趁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第四路军总指挥、湖南清乡司令部司令何键以大部兵力追击张发奎、李宗仁部队的机会,迅速攻占了敌人兵力较为空虚的湖南省会长沙城。何键惊闻长沙失陷后异常恼怒,立即调集了15个团的兵力合攻长沙。见此情形,彭德怀带领红三军团不得不迅速撤离。为了报复,何键又立即组织“铲共义勇队”和“清乡大队”大肆捕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并悬赏1000块大洋捉拿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
杨开慧此时在哪里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照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则带着3个孩子回到老家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彼时战事紧急,时局凶险,通讯阻塞,毛泽东音讯全无,杨开慧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诉诸笔墨。当得知毛泽东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她的心情才得到些宽慰。而就在杨开慧对丈夫思念不已的时候,她听说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来了。于是立即赶往长沙,去见阔别3年之久的丈夫。
毛泽东在彭德怀攻占长沙之后,确实率刚刚组建的红一方面军两个军团准备二打长沙。然而,毛泽东望着长沙坚固的城防工事,不禁摇头叹气。他寻思着,以红军现有的兵力和装备来攻击敌人重点设防的长沙,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投虎口。但是,二打长沙是中央负责人李立三下达的命令,而且李立三还派来了长江局代表周以栗跟着部队,亲自督战。
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最后只能是以失利告终。9月13日,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撤离长沙,向江西吉安开拔。但杨开慧并不知情,仍然匆匆赶往长沙。途中她遇到从长沙撤下来的赤卫队。打听之下,才知道毛泽东已率军从长沙撤走,她不免心中惆怅,急急返回到板仓。
杨母见自己的女儿回来,大吃一惊:“你怎么这时候回来?红军撤走后,何键的‘铲共义勇队’与‘清乡队’在到处抓人,情况已很危险,你赶紧离开这里,找个地方躲起来吧。”开慧沉着地说:“是的,娘,现在风声很紧,但我得布置板仓一带的党员撤退。危难时刻,我不能光顾自己。您老放心吧,这个工作一完,我马上就离开板仓。”
杨开慧知道外面鹰犬很多,十分小心。但还是在10月24日晚上被化装成贩卖陶罐小商人的密探盯上了。这家伙挑了一担瓦罐,每天在板仓转来转去。看见杨开慧后,他扔下瓦罐挑子,一口气跑到当地团防局,拿出证件,命令团防局立即出动捕人。团防局长不敢怠慢,迅速率团防队员直奔板仓。他们如狼似虎般地冲进房子,捆绑了杨开慧和保姆陈玉英。因天色漆黑,团防局怕路上碰到埋伏,直等到第二天天亮,才将杨开慧和8岁的毛岸英及保姆陈玉英押往长沙。
坚决不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
被押到长沙后,杨开慧和爱子及保姆被投进司禁湾陆军监狱署。此时的何键如获至宝。他拒绝了一些劣绅提出的从快处决杨开慧以泄私愤的要求,打算严加审讯,从杨开慧嘴里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不久,何键便派了长沙一家有影响的报馆的记者去监狱看杨开慧。记者来到监狱,杨开慧问他:“你是何键派来的吧?要知道没有他的批准你是进不来的。”记者忙摆手说:“杨先生,不要误会。鄙人供职的报馆是长沙最开明、最进步的报纸。长沙各界人士看在你父亲杨昌济老先生的面上,愿保你出狱,敝报乃是推动保释活动的喉舌。现在代表们已经和何键谈妥了,一不要你写悔过书,那是对你人格的侮辱;二不要你交出地下共产党员的名单。只要你答应一个条件,马上就能出狱。”杨开慧警惕地问:“什么条件?”记者缓缓地说道:“发表一个声明,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听后,一口拒绝:“这是绝对办不到的!我对毛泽东的爱超过爱我自己的生命。”在记者离开前,杨开慧再次以肯定的口吻说:“要我声明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我们是夫妻,更是战友,宣布脱离关系就意味着政治上、信仰上的背叛,是我的人格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杨开慧入狱后,其七舅向定前派同济青布庄店员杨振汀护送杨开慧母亲向振熙去南京,与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一道找到杨开慧父亲杨昌济的老友章士钊、蔡元培、谭延闿等人营救杨开慧。他们曾联名致函国民党当局,南京政府屈于外界压力,立即致电何键,嘱其缓刑。在强大舆论的压力下,加之南京政府已有明令,因此何键并未对狱中的杨开慧施以重刑。之所以如此,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说,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但杨开慧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元凶之一揭开其牺牲真相
劝降不了杨开慧,外部压力又大,何键等深知事久多变,于是叫嚣说,毛泽东的堂客不杀,别的政治犯都可以不杀了,以此向国民党当局施压。同时,将原本对杨开慧“斩首示众”改为“枪决,暴尸三日”。
1930年11月14日凌晨,何键把枪杀杨开慧的任务交给了特务四连二排。特务们将杨开慧押到长沙识字岭刑场。杨开慧自始至终一声不吭,大义凛然。她径直走向一座较高的坟堆。尾随其后的刽子手帅保云在“监斩官”晏国务下令后,朝杨开慧的后背“砰砰”就是两枪,杨开慧应声倒地。帅保云转身离开后,特务罗国林和姚楚忠解开绑在杨开慧身上的绳索,紧随大队人马而去。之后,因担心杨开慧还没有死,晏国务又命令姚楚忠带上两个士兵回去补了几枪。这一年,杨开慧才29岁。
杨开慧不幸遇难的消息由报纸传递给了毛泽东。一日,毛泽东翻阅报纸时,忽然长沙《民国日报》上的一条消息赫然入目:“共党要犯毛泽东之妻杨氏开慧昨被处决。”毛泽东顿时心如刀绞,一阵晕眩。后来,毛泽东寄信给杨开慧的亲属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毛泽东对杨开慧的追念,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没有停止过。1957年,毛泽东接到挚友柳直荀烈士的遗孀李淑一怀念丈夫的一首词后,当即和了一首词,词曰:“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词中饱含了毛泽东对爱妻杨开慧的无限思念和深情礼赞。
枪杀杨开慧的元凶之一姚楚忠一直隐藏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抓获。1970年在湖南岳阳某劳改农场改造时,他作为行刑者之一,将杀害杨开慧的经过全部作了坦白和交代。1974年7月,姚楚忠以反革命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也算告慰了杨开慧的在天之灵。
(据《党史博采》贺吉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