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1月29日
地点:石家庄市新华区
人物:奚女士(69岁)
奚女士讲述:说起我的人生经历,可谓是悲喜交集。我命运多舛,不到幼学之年就失去了父亲;中年时,我又得了一场大病,差点失去了生命。好在遇到了老伴,是他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让我感受到满满幸福。
信誓旦旦 非我不娶
我出生在冀南某地的一个农村。由于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富裕,我的温饱没有保障,整天心里想的就是吃饭穿衣。我九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里就剩了我、母亲和一个妹妹。母亲怕我和妹妹受委屈,一直没有再婚,孤儿寡母艰难地生活着。
转眼到了我该嫁人的时候,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母亲拍板让我和邻村一个当兵的小伙子定了亲,他就是我现在的老伴。母亲的理由是除了对他家比较了解外,认为当兵的人一般都身体好,吃苦耐劳,而且经过部队锻炼,觉悟高、有担当。等他第一次回家探亲,我们就见了面。看见他高高的个头,眉清目秀,穿着一身绿军装,显得特别帅气,而且他言行彬彬有礼,我很满意。随后,我们就确定了恋爱关系。从那时起,我们鸿雁传书,感情与日俱增。后来,他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我很是自豪。
正当我们谈婚论嫁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小插曲:老伴的一个同年兵刚提干后,非要解除当兵前就定好的婚事,他的对象不同意还找到了部队。老伴的战友一意孤行,影响很不好。我知道这件事后,好几个夜晚都没睡好。经过反复考虑,我和母亲觉得长痛不如短痛,于是写信与他商定退婚事宜。他很快就来信,在信上罕见地对我发了脾气,说我不该把他看扁了、看坏了。他信誓旦旦地保证,非我不娶。不久,他就请假回家和我结了婚。
不离不弃 呵护备至
结婚后,我曾经问过老伴,你一个堂堂的军官,找我这么个文化不高、相貌平平,也没啥本事的农村姑娘。婚后还要两地分居,不后悔吗?你的几个同年兵,可都找了城里的媳妇!他认真地说:“如果不是咱俩已经订婚了,也许我也找个城里的。可咱俩已经订婚了,就不能再变。婚姻大事非同儿戏,岂能朝三暮四。我要讲信誉、讲道德、讲良心。”
婚后的十来年里,真像歌曲《十五的月亮》里唱的那样,老伴在部队,我在老家,各司其职,聚少离多。老伴是个工作狂,在部队多少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由于工作突出,他也年年立功受奖。即便这样,老伴每年休探亲假都选在农忙的时候,家里地里忙得他“脚打后脑勺”。我跟他开玩笑说,你这不是休假是劳动。其实,我很心疼他,不想让他休假比在部队还累。可老伴哪肯休息啊,就像一个上满发条的闹钟,总也舍不得闲着。他说:“平时不能替你分担,回家了还不多干点!”
后来,我随军进了城,我们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老伴为了让我开眼界、长见识,每个节假日就带我和儿子逛商场、进公园、吃美食。我们一家人生活得幸福、快乐。好景不长,随军不到五年,我得了乳腺癌。因为发现得晚,病情很严重。当时,他转业到地方工作还不到一年。我不忍心看他经常请假,废寝忘食地照顾我,照顾这个家。我就对老伴说,这种病怕是没治了,别因为这些事,你丢了工作又累坏了身体,不值得!他听后反问我:“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你是儿子的亲妈,没了我去哪找?别再胡思乱想了,我绝不让你离开我,离开这个家!”
苦尽甘来 幸福满满
治病期间,老伴把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全包了。我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他还包揽了所有照料工作,端屎端尿、擦身按摩等,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看到老伴辛苦的样子,妹妹想替他几天,儿子也劝他休息,可他就是不同意。老伴还变着花样给我做可口的饭菜,四处打听小偏方。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我终于战胜了病魔,逐渐康复。
再后来,我还找了个临时工干了起来,儿子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我们家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其乐融融。有一次,我对老伴半开玩笑地说:“要不是你死心塌地地照顾我,我早就没了。我咋感谢你呀?”老伴说:“夫妻间说啥感谢,要说也得我先说。前些年,你在老家种着地、带着孩子,赡养着老人,吃苦受累,付出太多了。”老伴还说,他有个计划,等退休后,要带我出去转转,去看美景、品美食,让我彻底放松一下。
十年前,老伴退休了。他信守承诺,带我去了不少景区。尤其是最近两年,孙子也渐渐长大,不需要我们照顾了,所以他带着我出去旅游的次数越来越多。老伴还说,要带我去国外看看异域风情。
(通讯员申德明协助采访)
■记者感言
奚女士是幸福的,有一位深爱她、呵护她、保护她的丈夫。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尽管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夫妻双方勇敢面对,一定能拥有健康幸福快乐的晚年。
■串门预约
家住河南郑州的张先生说,他的老伴自从退休后好像变了个人。下一期,咱们去他家串串门。
■串门回音
文明婚俗 引领风尚
石家庄李占花:唐先生嫁女不要彩礼之举,值得我们肯定与赞扬。
当下农村婚嫁,诸多繁文缛节如沉重枷锁,让男方不堪重负。唐先生亲身经历儿子娶亲的艰难,深刻体会到这种陋习的危害。在女儿出嫁时,他毅然决定做文明婚俗的践行者。面对外界的议论,他坚定不移。唐先生以实际行动,为破除婚嫁歪风,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他的行为,给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树立了榜样。唐先生做法,让婚嫁回归本真,让真情而非金钱成为婚姻的基石。
山东临朐马玉顺:《闺女结婚,我没要一分彩礼》一文中,唐先生这个头带得好,必须为他点赞。在婚嫁方面,闹婚等传统习俗不断变换花样,除了折腾一对新人外,彩礼数目也高得离谱。由此造成的婚后矛盾、家庭不睦,屡见不鲜,这与建设和谐社会、幸福家园背道而驰。唐先生用实际行动抵制高彩礼,这是大好事,让更多人认识到陈规陋习的危害,树立正确的婚嫁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邯郸栾玉锁:读了11月27日《闺女结婚,我没要一分彩礼》一文,表示赞同。唐先生勇于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既减轻了双方家庭经济负担,也让婚姻更有意义。提倡婚事新办,有助于改变社会不良风气。彩礼多少并不能衡量幸福有多少,孩子的婚姻生活能过得幸福,这才是最重要的。“零彩礼”弘扬文明婚嫁新风尚,这一做法值得点赞!
石家庄王银海:在儿子结婚时,河南滑县唐先生吃尽了陈风陋习的苦头,故其在女儿结婚时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不要一分钱的彩礼。当前,一些农村结婚彩礼的陋习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唐先生果断决策、首开先河地破除这样的陈规陋习,真是好样的!值得赞扬。
邯郸大名县王金海:看了《闺女结婚,我没要一分彩礼》。唐先生能在订婚、结婚彩礼风盛行的今天,摒弃陈规陋习,自己闺女订婚出嫁不向男方要彩礼,实乃精神可嘉。
如今,农村结婚买车、买房、再加上彩礼,怎么也得花几十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指数,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唐先生的闺女结婚不要彩礼,是移风易俗的带头人,我为唐先生的做法点赞!
要坚持更要借力
石家庄王彦秋:在唐先生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移风易俗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婚嫁中的高额彩礼与繁文缛节,让众多家庭不堪重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经历,唐先生才能决定在女儿出嫁时打破陈规,一切从简。
然而,移风易俗仅靠个人力量远远不够,还需借助外力。唐先生的事例若能取得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出面倡导文明婚嫁习俗,更具说服力,让健康的婚嫁习俗生根发芽,减轻家庭负担,重塑和谐乡风。
克服困难 照顾老人
河南郑州李朝云:《父亲的养老难题该怎么办》一文中,李先生的身体也不太好。如果符合条件,他可以申请提前退休,我觉得为了照顾父亲这样做值得。不符合条件,可以发挥一下孙子、孙媳妇的作用,让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去照顾一下爷爷。另外,也可以发动身边的亲戚,请他们临时来帮忙照顾一下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