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石家庄老干部

产业有了,村民富了,孩子笑了

王国斌 点亮银发时光 续写精彩篇章

2024年11月22日

  本报记者 孔明

  通讯员 刘吉宅

  11月20日一大早,石家庄市元氏县69岁的王国斌,像往常一样拿起背包,行色匆匆地前往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老科协)。“趁着现在农闲,想组织老专家举办几场科普讲座,保障农作物安全过冬,也为来年开春做准备。”王国斌说。

  曾担任元氏县政府副县长的王国斌,从退休至今身兼数职,现担任着元氏县关工委主任、县老科协会长、县决咨委主任等职务,他一直为元氏县的发展积极奔走。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2015年退休后,王国斌一头扎进老科协,为乡村振兴献智出力。王国斌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担任老科协会长的近十年间,他利用这个平台,组织老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传授农业技术,为山区脱贫致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他先后组织过核桃、石榴、樱桃、大枣等科技讲座20多场,免费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2000余份,受益群众近6000人。他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小麦优良品种观摩评比和农作物精量配方施肥技术现场会,指导农民尽快掌握新技术、了解新品种。地处深山区的北正乡、前仙乡山多地少,干旱缺水,他与老科协几位专家指导村民栽植了石榴、大枣等果树,现在已进入盛果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休闲旅游示范村。元氏县佃户营是有名的连翘种植基地,种植的连翘、赤芍面积已达6000多亩,这其中离不开王国斌和老科协专家们的指导。他信心满满地说:“连翘花开满山‘金’,老科协将持续打造‘一村一品’,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年,他和几个水利专家就全县的农村供水状况进行了调研,又召开了两场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加快我县农村饮水安全水网建设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采纳。

  关心下一代,永远在路上。走进元氏县关工委,总能看到王国斌忙碌的身影。作为县关工委主任,他深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不遗余力地开展了一系列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活动。同时,他还主持组建了“五老”宣讲团,定期到学校、社区、农村、企业进行宣讲。为了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县关工委专门创办了内部刊物《蒙泉》,王国斌担任编委会主任,现已印制7期。他每期都带头撰写“五老”寄语,如《职责与期望》《放飞希望 法护未来》等。每期《蒙泉》印刷后,都会赠送给县职教中心等16所学校。3年来,他每年儿童节都会走进稚晨幼儿园户外自然教育实践活动基地,与孩子们共度节日。他组织和参加绿杰企业关工委的“微爱行”活动,多次为贫困学生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他还带队参加“天下无孤”元氏团的救助活动,为80余名孤困儿童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并进行作业和心理辅导。

  在助力元氏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王国斌同样展现了不凡的作为。他利用担任县决咨委主任的有利条件,每年组织专家和退休老同志调研观摩县里的大工程、大项目,为元氏的发展建言献策。在他的推动下,元氏县博物馆前期的历史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封龙书院提升改造后的历史文化论证和版本审定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为元氏的文化旅游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桑榆未晚,霞光满天。王国斌常说:“作为一名老党员,受党和国家教育多年,现在退休了,能利用自身所长发挥余热,我感觉很充实、很快乐,也特别有成就感。”谈及未来,他说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2024-11-22 产业有了,村民富了,孩子笑了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86067.html 1 王国斌 点亮银发时光 续写精彩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