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帮老人代写回忆录,成为“银发经济”中较为热门的新赛道。
有媒体报道,00后男孩王文浩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从2022年开始,他一直在坚持免费帮老人找寻回忆,书写回忆录。经过不懈努力,短短两年,全国各地已有200多所学校的同学主动加盟,报名志愿者达7000人,先后为1000多位老人提供帮助,《回忆录》的文字总量超过430万字。据悉,除了志愿者义务服务,线上线下也有不少商家提供代写业务。
这一现象是社会老龄化大背景下,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产物,也折射出老年群体对自身历史记忆的珍视,更触及他们对“被看见”“被理解”“被记住”的内心需要。
《郑州晚报》:大学生免费帮老人写回忆录,体现出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字里行间不但是记忆的延续,更是爱心的传递。代写免费,但意义无价。
比“代”更重要的则是“帮”——在交流和陪伴的过程中帮助老人排解情绪。现实中,很多老年人或苦于“空巢”,或处于精神“空窗”状态,情感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代写回忆录即是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让老年人从被边缘化到成为主角,得到更多人的关心和倾听。为何老年人群体会是受骗上当的重灾区?为何老人明知直播间里大多都是骗子却还想“多聊会儿”?答案无需多言。
正观新闻: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社交活动范围受限,没有能力或精力将自己的故事完整地记录下来。代写回忆录恰好弥补了这份遗憾,让人生故事得以延续,为其晚年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除此之外,现如今代写生意兴起,社交媒体上不乏“写一本净赚2万”“老年人代写万元起步”等内容。代写回忆录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需加强监管规范和正向引导。应尽可能地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为晚年生活留下美好纪念。当然,也鼓励大学生及爱心人士无私奉献,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大众日报》: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在普遍的历史潮流中,都有其独特性。经历过数十年风雨洗礼的老一辈,他们的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社会变迁的痕迹。代写回忆录不仅能够帮助老年人整理思绪,将宝贵的人生经验传承给后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代际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从经济角度来看,代写回忆录服务的兴起为相关行业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提供这项服务的专业人士而言,这也是一份充满意义的工作,通过与老人深入交流,了解并呈现其生命中的重要片段,这些专业人士也在无形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代写回忆录服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高质量的回忆录应该是真实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而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有些服务商为了追求速度和利润,会忽视内容的真实性,虚构情节,这无疑是对客户信任的严重背叛。老年人大多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的回忆中可能包含许多珍贵且敏感的信息。如何在尊重老人意愿的同时,有效保护其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