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读者茶座

这篇文章我爱读

2024年11月18日

  

  河南郑州李朝云:读了《忆往昔》刊登的《母亲教我做家务》一文,我想起与作者类似的经历。

  上小学时,母亲每天下地参加劳动,回到家里累得腰酸背痛。为了减轻她的负担,我跟着母亲学做家务活儿。每当放学回家后,我主动炒菜、擀面、蒸窝窝头,还帮着家人洗衣服,只为让母亲好好休息一下。

  石家庄温振海:《只要蜡烛不灭 我就一直发光》是一篇好文章。我为陈玉文自掏腰包,全力教育和培养孩子们的精神感动。陈女士多年来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们付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石家庄王银海:读了《言传身教聚家风》这篇文章,我不禁潸然泪下。上个世纪60年代,作者一家人虽然生活拮据,但日常生活中互相尊重、饭桌上互相礼让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这些细节的描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山东临朐马玉顺:读了11月4日刊登的《全家读报乐融融》一文,感觉此文写得很温暖。在数字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人成为“低头族”,忙于刷视频,陷入浅阅读的习惯中,这不仅影响对知识的深度掌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近三十年来,我一直订阅数种报纸,既能了解最新社会动态,也能触发写作灵感,还能带动家庭成员多读报多读书,建设书香家庭。

  定州马啸宇:看了《母亲养蝈蝈》一文,我颇有同感。与作者母亲一样,我也是一位“蝈蝈迷”。只是蝈蝈俗称“百日虫”,生命周期太短,这就要求每一位饲养者要有坚强的心理素质,能坦然面对离别。刚开始我也接受不了,当自己养的第一只蝈蝈离世后,我寝食难安,总隐约听见它的叫声。后来,经历多了,我才慢慢习惯。我每天都仔细给小家伙们精心准备美食,把它们的“小家”打扫干净,让它们在短暂的生命里,能保持一份高品质的生活。

2024-11-18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85466.html 1 这篇文章我爱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