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精品阅读

马寅初被囚息烽集中营的岁月

2024年11月15日

  全面抗战爆发后,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对于国民党军政要员贪污腐败、巧取豪夺、纸醉金迷的丑行敢怒敢言,在演讲和文章中对蒋介石集团给予猛烈抨击,直击反动政权及腐败官僚的要害。1940年12月6日,蒋介石下令将其逮捕,后押送至贵州息烽集中营,他在此被囚8个多月。被囚期间,马寅初不向国民党当局弯腰低头,继续把监狱当作宣传正义和真理的场所。

  作画讽刺四大家族敲骨吸髓

  在息烽集中营关押期间,马寅初曾作了一幅画让狱警拿去上交。整幅画没有一个字,画上有一匹弯着四条腿的瘦马,马背上坐着一只戴官帽的猴子,四只蜜蜂围着猴子在飞。

  画交上去的第二天,供应马寅初的饭菜变好了,还给他换了干净的被子被单。马寅初提出要求:“我要看书读报,我要有热水洗澡。”狱警禀报后也照办了。

  狱警陈凤超向马寅初请教,为什么那幅画有这么大的效果?画中的含义又是什么?马寅初说,那只不过是在愤怒之中涂鸦而已,又让狱警说说他们对画的看法。

  陈凤超说:“我们的长官拿了这幅画,开始看不懂,就问我。我说,这大概是马先生发怨气的画,叫作‘一马奔驰四腿弯,猴骑蜂螯我被关!’可是长官说不会是这样,他就凭画意去想,后来还请教了他的老师,大概是想到一匹马上面有蜂有猴,就说先生的画叫‘马上封喉’,说先生要绝食!长官怕您绝食不好向上峰交差。于是,就改善了伙食。”

  “我才不会绝食呢。”马寅初说完,又问:“再后来呢?”

  陈凤超答道:“据说再后来就将这画交到上面去了,上面怎样理解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想,上面要我们改善对您的态度,可能是您把四条马腿画弯了,是不是要我们向您弯腿啊?”

  马寅初说:“我凭什么要你们弯腿?你们向人民大众去弯腿弯腰就好了!”

  见几个狱警听得认真,马寅初便向他们解释了画中含义:“这幅画是过去文人梦想金榜题名的一幅老画,画名是叫‘马上封侯’,不过并不是‘喉咙’的‘喉’,而是‘侯王’的“侯’。而我画的意思是:如果说中国是一骏马,但却被四大家族敲骨吸髓!当权者置祖国利益于不顾,几只苍蝇还在追腥逐臭——我原本想画的是苍蝇,但是我的美术功底差,画得不伦不类。也许正是如今当权者的写照,看似蜜蜂,实则苍蝇!”

  不向反动派弯腰低头

  凡来到集中营的人员,必先在感化室关上一段日子,摧其身、磨其志,再关押到别的监室。感化室原本是庄园地主喂养牲畜的地方,地面潮湿,臭气熏天,高度1.4米,关押人员进去后不能坐,不能躺,只能在里面低头弯腰行走,仿佛在认错。

  身高1.8米的马寅初在低矮狭窄的感化室,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外面还有四个特务看守,饱受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刚到感化室时,马寅初由于不熟悉室内环境,头上不知被撞了多少包。后来他便在感化室里练太极、蹲马步,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消磨时间,头上的包也减少了。哪怕日子再难熬,也磨灭不了马寅初敢怒敢言的锐气,也无法让他向反动派弯腰低头。特务们碍于马寅初的社会影响力,不敢长时间采取强硬措施。在感化室关押一段时间后,马寅初又被关进其他监房。

  一天,狱警拿来纸笔,对马寅初说:“马先生,只要写下同党国步调一致内容的悔过书,您随时都可以回家。”马寅初想起息烽集中营设立关押人的“忠孝仁义信爱和平”八大监房,笑道:“息烽集中营门口还差一副楹联,我给你们写一副贴上吧。”他随即铺纸提笔,一挥而就写下两行大字:“假忠孝仁义,无信爱和平”。狱警威胁他:“您这样的态度,对您是不利的。”马寅初愤然道:“想让我和四大家族‘步调一致’,休想!我姓马,好马不吃回头草!”

  监狱亦是战场

  马寅初心系国家民族命运,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把监狱当成学习和宣传正义、传播真理的场所,把军统特务和宪兵作为争取的对象。

  起初,马寅初只是试着给看守他的军统特务和宪兵讲战时经济学,他们个个听得入神。继而,马寅初又对他们讲开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腐败和大发国难财的罪行,以及自己被蒋介石关押的真正原因……

  一名贵州籍的周姓狱警问他:“马先生,您坐牢还坚持读书看报,有必要吗?”马寅初回答:“有啊。你是贵州人吧?你们贵州有个了不起的人叫王若飞,他坐牢且被当局判处死刑后,还坚持学习。王若飞说,我一天不死,就要学习。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有人临死前吃饭说是要做‘饱死鬼’,我就要做个读书的‘饱死鬼’!”他还对狱警们说:“不管是谁,只要有优点,就可以学!你们要学习王若飞。还要运用贵州的两个典故:一是黔驴技穷,二是夜郎自大。现在国难当头,黔之‘驴’好比是‘四大家族’,你们这些小老虎可以咬伤它,也可以咬死它!夜郎国好比是日本国,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一定能打败它!”

  马寅初的话让狱警们既害怕又激动。狱警陈凤超鼓起勇气说:“马先生,听说蒋委员长十分敬重您,同是浙江人,您为什么不识抬举呢?”马寅初说:“我和蒋介石不搭界!还有你这个浙江小老乡,最好不跟国民党政权干,这个政权是没有出路的!”

  在马寅初的影响下,看管他的特务和宪兵对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形势有所了解,对四大家族的所作所为有了新的认识,他们逐渐对马寅初产生了同情,并放松了对他的监视。在马寅初到集中营的三个月以后,准许他看《论语》《孟子》《资治通鉴》等书籍,也允许他给家里人写不封口的信。1941年3月,遍寻马寅初踪迹不获的家人收到来信,方知他被关押在贵州息烽集中营。信中告知他被单独关押,但可以看书,生活上有人照顾,身体很好,请家人放心勿念。这样的内容可想而知是马寅初安慰家人之言。从此,家里人也可以给马寅初写信,但内容只限于家事,信件不能封口,而且要经过蒋介石侍从室检查才能转送。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狱警陈凤超被马寅初的演讲感化,决定不再当特务替蒋介石卖命,竟从息烽逃走,跑回浙江建德县老家务农。1981年6月24日,当北京大学为马寅初举行百岁寿辰庆祝会的时候,64岁的陈凤超从浙江省建德县安仁公社专程前来北京看望马寅初。陈凤超感叹道:“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完全是由于马老教育的结果。特再次表示衷心的谢意,祝马老健康长寿!”

  1941年8月,马寅初被转到江西上饶集中营关押10个月之后,又被转移到广西桂林等地。

  在社会舆论压力和进步力量的营救下,1942年8月24日,国民党当局终于释放了马寅初,但仍将其软禁在重庆歌乐山大木鱼堡5号,并下达了不准写文章、不准演讲、不准授课的“三条禁令”,直至1944年12月在一次国民党参政会上经当局宣布,62岁的马寅初才重获言论活动自由。

  据《人民政协报》 赵蔷/文

2024-11-15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85235.html 1 马寅初被囚息烽集中营的岁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