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作为一种高蛋白食物,是细菌生长的温床,很容易变质。在细菌总数较小的情况下,口腔里的溶菌酶、胃里的胃酸都能消灭它们。细菌数目较大时,豆浆中的蛋白质会被大量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同时部分细菌也会进入肠道,导致菌群失调,从而引发腹泻、呕吐等问题。影响豆浆中细菌数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温度。绝大多数细菌最适合繁殖的温度为20℃~40℃,所以想让豆浆储存久一点,可以采用高温灭菌或低温冷藏的方式。大部分豆浆机都有3~5分钟的煮沸过程,这个过程能消灭大部分的细菌;喝不完的豆浆应及时放入冰箱,低温能减缓细菌的繁殖速度,延长豆浆的储存时间。
二是储存方法。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有大量的细菌,减少豆浆和这些细菌的接触也能延缓变质。有人曾模拟家庭条件做过实验,他们将自制鲜榨豆浆放入保温杯中,一开始检测的菌落数是300菌群/毫升,常温放置3小时后是1600菌群/毫升,5小时是2700菌群/毫升,6小时是11000菌群/毫升。根据国家《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和地方《豆制品通用技术规范》,正常豆浆菌落数应小于10000菌群/毫升,6小时已经变质,不宜食用。如果豆浆被饮用过或敞口放置在室温下,储存时间会更短。
最好能将煮好的豆浆趁热倒进干净的密封盒里,不要装满,大概4/5即可,十几秒后迅速盖紧盖子,待豆浆冷却后放入冰箱。喝之前重新加热一下,杀菌效果更佳。
李沐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