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医疗指南

容易被老年人忽视的低血压

2024年11月08日

  有些老年人从年轻时起,血压就处于90/60毫米汞柱左右的偏低水平,但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这种类型的低血压属于生理性低血压,也叫体质性低血压,不影响健康,也就不需要治疗。那么,有哪些是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有明显不适症状、对健康有确切危害的慢性病理性低血压呢?

  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长时间平躺,或是保持坐姿、下蹲姿势时间过久,突然站立时血压急剧下降,同时伴有头晕目眩、眼前发黑、面色苍白、站立不稳等症状,通常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正常。

  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应避免久蹲、久坐或长时间站立,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尽量缓慢一点。停用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降压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另外,穿长筒弹力袜可使血压提升15-20毫米汞柱,对体位性低血压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餐后低血压

  进餐后2小时内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头昏、困倦、乏力、心跳加快等症状,此谓餐后低血压症,严重者可诱发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

  这类老年患者进食不宜过饱,尽量少食多餐,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患有糖尿病,可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预防,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药物性低血压

  因降压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低血压非常多见,尤其是采取多种降压药物联用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风险更高。除了降压药物,一些非降压药物,如抗心绞痛药(消心痛、硝酸甘油)、利尿剂、某些抗帕金森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也会导致血压降低。

  服用多种降压药或同时服用扩血管药物的患者,要加强血压监测;若频繁出现低血压,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是因降压药物应用过量引起的低血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暂停或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

  排尿性低血压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老年男性夜间起床小便时,表现为排尿时或排尿后突然神志不清、晕厥,有的还会四肢抽搐,发作后平卧3-5分钟即可苏醒。

  老年人最好使用坐式便池,站立排尿时最好抓住扶手,以免晕倒摔伤。另外,老年人要避免长时间憋尿和过度用力排尿。

  此外,临床上还有一些低血压是因大失血、心力衰竭、急性心梗、严重感染、帕金森病等特定疾病引起的,称之为继发性低血压。对于这类低血压,关键是治疗原发病。

  据《家庭医生报》

2024-11-08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84471.html 1 容易被老年人忽视的低血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