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读者茶座

这篇文章我爱读

2024年10月21日

  

  山东马玉顺:《一把铅笔头》一文,记录的是作者用粗芦苇秆作为“加长器”,连接上铅笔头,以便发挥铅笔最大用处的做法,我小时候也多次这样做。上世纪70年代,我的家乡沂蒙山区有大片芦苇,它们成了我做铅笔头“加长器”的充足原料。那时候,家里很贫穷,用的本子都是5分钱一张的白纸,裁切后父亲帮我缝制的,正面用完了,接着再用反面。有时候,我还会用橡皮将铅笔字擦去,实现二次利用。艰苦的求学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不仅让我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还树立了感恩意识,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祖国的培养。

  石家庄王银海:国庆假期,石家庄正定的董更岐和老伴贡九兰每天到旅游景点义务为游客热情服务。帮忙推坐轮椅的老人,开着电三轮送游客到景点,还热情介绍正定的历史背景和古建筑背后的故事,虽然辛苦,但他们乐在其中,老两口热爱家乡的事迹很值得称赞。

  石家庄申德明:彭士禄院士素有我国“核潜艇之父”的称号,他和妻子马淑英的爱情故事与报效国家的功绩,令我感动。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愿我们国家像彭士禄、马淑英这样的杰出人才越来越多!希望老年报多发表像《彭士禄和马淑英 相濡以沫半世纪》这样的好文章。

  石家庄董天恩:9月20日刊登的《保护食管要讲“度”》一文,我很喜欢读。平常吃饭,很多人一般只注重饭菜的色香味儿,而不注意食物的温度、湿度、硬度和吃东西的速度。这样下去,不仅损害食管的功能,而且也影响身体健康。这个不经意的错误做法容易被人们忽视,不说别人,我儿子吃饭就特别快,我们刚吃一个馒头,他就两个馒头进肚了,我们劝说他也改不了,结果经常闹胃病。我的老朋友老李,爱吃干果,又爱嚼排骨等,牙齿已经损伤了。可见不注意食物的硬度也不行。该文的提醒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对照文章加以改进。

2024-10-21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82355.html 1 这篇文章我爱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