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中,当出现箭头(↑)或“H”时表示检验结果高于正常值;箭头(↓)或“L”则表示检验结果低于正常值。如果出现“+”表示阳性,一般多用来提示检查结果异常;“-”表示阴性,大多用来否定或排除某些病变的可能;“±”表示弱阳性或者不确定的阳性结果。
一些常用检验项目数据,高或低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
白细胞:偏低意味着抵抗力低下,常见于营养不良、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长期接触放射线、服用某些药物(磺胺药、抗肿瘤药等)、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也可引起白细胞数值下降。偏高常见于细菌性感染,急慢性白血病也可能存在白细胞增多,往往同时伴随血常规中其他指标的异常。
血红蛋白:偏低常见于各类贫血、肿瘤消耗,尤其是男性贫血,建议胃肠镜排除消化道疾病;偏高常见于血液粘滞导致血流缓慢,可能引起头痛、眩晕、多汗等症状。
血小板:偏低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偏高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排斥反应、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血糖:低血糖会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高血糖则会引发血管病变、糖尿病等。
总胆固醇: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数值越高,风险就越大。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指标超过正常值3倍,有诱发胰腺炎的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作是“坏”胆固醇,指标升高会增加冠心病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作是“好”胆固醇,可以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风险,指标越低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越高。
谷草、谷丙转氨酶升高:提示肝功能的指标,脂肪肝、大量饮酒、某些药物、病毒性肝炎等都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
尿酸偏高: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长期高尿酸水平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高血压病(肾性)等并发症,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
肿瘤标志物:较常用的有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还有糖类抗原CA系列的CA199、CA125等。一些名称与肿瘤无关的指标也可能与肿瘤有关,比如铁蛋白、M蛋白、HCG等。体检报告中肿瘤标志物异常不一定意味着肿瘤的存在,也有可能是炎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如果体检报告中肿瘤标志物异常,特别是出现两倍以上升高,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检查。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 倪海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