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封书信传真情
在我的箱子里,保留着两摞书信,有一百来封,已经泛黄了。这些信是我的学生写给我的。
1980年9月,我到邯郸市第十三中学教书。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担任初中班主任,寒来暑往,花开花落,连续当了28年。学生们在初中毕业以后就奔赴四面八方,有的上了高中、大学,有的上了中专,有的走进了军营。他们离开了喜爱和信任的老师,来到新的环境,各种不适应容易使人怀旧,分别的时间长了,他们就怀念起当年的校园生活。就像当年经常找老师谈心一样,他们经常给我写信。
每一封信我都认真看过,使我惊讶的是,学生们会对当年的事记得那么真切。老师的举手投足,甚至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宽容的举动,有些我早已忘记,可学生们却牢牢地记在心里。
记得一个秋日的午后,学生们都去上体育课了,教室里空无一人。我忽发奇想,走过去坐到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上,又去坐到第五排最右面的座位上,再去坐到最后一排左面的座位上,从不同位置看着讲台,想象着我在给他们讲课的时候,孩子们眼中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当时教室里静静的,窗外阳光明亮,树叶沙沙响。从他们的信中,我知道了我在学生们眼里的样子,也知道了学生们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和班主任。
我会回复收到的每一封信。当学生第一次怯生生地喊我老师的时候,我就觉得应该好好地对待他们,这是缘分,更是责任。不仅包括他们在我身边的那几年,也包括他们远离我的时候。只要是我教过的学生,就永远住在了我的心里,所以我会给他们回信。有学生告诉我,他曾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喊:“看呀,我的老师给我来信了。”还有的学生把我的信放在床头,睡前时常看一看。
这些信大多写于上世纪90年代。经常收到来信、坐下来读信和写信,是我最享受的时候。
我怀念那个年代,怀念那个年代的师生情。
刘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