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雅楠
9月17日清晨6点,石家庄市长安区环卫大队的环卫工人孙彦辉,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自己负责的区域,开始了一天的清扫工作。
今年51岁的孙彦辉是石家庄藁城人。2007年,他到长安区环卫大队工作。孙彦辉负责清扫的区域是长安公园东门的公厕,以及公厕门前的街道。这处公厕紧邻着长安公园、棉二早市,所以人流量比较大而且以老年人为主。每天到岗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公厕门前便道上的小石子、烟头以及纸屑,然后再对公厕进行消杀、清扫。“砖缝里的小石子得格外仔细,看着虽然不起眼但存在安全隐患。”孙彦辉说,上岁数的老人如果不小心就会被小石子绊倒,很容易骨折。
采访当天,恰逢中秋佳节,公厕的人流量比往常多了三分之一,孙彦辉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少。“这几天,我每天都会提前15分钟到岗,先把公厕门前的街道清扫干净再打扫厕所。由于客流量大,一天至少要打扫四五遍。”孙彦辉笑着说,中秋节有不少外地游子返乡,他想让大家看到石家庄的市容市貌越变越好。
“咱干的就是这份工作,就得担起这份责任。”9月15日早晨,孙彦辉像往常一样清理公厕外间的地面时,突然听到男厕里传来阵阵呼救声,他赶忙跑进去查看情况。原来,一位老人由于如厕时间过长摔倒在地。孙彦辉赶忙将老人搀扶到公厕门口的椅子上。等了大约半个小时,确定老人并无大碍后,他才继续忙起手头工作。第二天,这位老人特意找到孙彦辉要送一盒月饼,他说什么也不要。“我坚守在岗就是为了让大家安心过个好节,这是我份内的事儿。”
从事环卫工作后,孙彦辉再也没回过老家陪母亲赵国花过中秋节。“父亲去世早,母亲不想给儿女添负担,一直独自在老宅子里生活。”孙彦辉说,每逢中秋节,母亲都会提前做好自己最爱吃的五仁月饼。等中秋节过后,他回老家时母亲才会拿出来一起品尝。中秋节当天,跟母亲通个电话,是他们母子俩十几年来的约定。“母亲已经75岁了,但她特别支持我的工作,总说她那边不用我操心。”
去年,孙彦辉的母亲突发脑血栓,她没有精力再做月饼也无法开口说话了。今年中秋节中午,孙彦辉还是照例给母亲打去了电话,他在电话中反复叮嘱母亲注意身体,等忙过了这几天就回去看她。“母亲只能在电话那头颤颤巍巍地喊我小名‘辉’……”说到这里,孙彦辉眼里泛起了一丝泪光。他说,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已经做好了“舍小家”的准备,但谁不想自己的母亲呢?孙彦辉已经提前买好了母亲爱吃的水果,他打算忙完这几天就回家看望母亲。
“尽管中秋当天无法和母亲团聚,但能用双手为城市作贡献我感到很自豪。”孙彦辉说,他今后每个节假日都会坚守在岗,为呵护“大家”团圆贡献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