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多彩地带

放牛往事

2024年08月21日

  晨光普照 李昊天摄于贵州省雷山县雷公山山麓

  我小时候算是一个资深放牛娃。那个时候还是大集体,生产队里由队长统一安排每天的劳动任务,我的二爷和另外几个年纪稍大的人一年四季负责放牛,所以,我很小的时候便有机会和牛打交道。

  后来分田到户,耕牛也自然分到户。只是牛的数量有限,不可能每家都有,于是就把群众按户分组,再把牛平均分到各组,一组的几户人家轮着放牛。

  那时我正在上小学,星期天和寒暑假的时候,如果轮到我家放牛,任务自然就落到我的头上。放牛的活儿比较清闲,不用跟在父母后面一边汗流浃背地劳作,一边听着父亲的教导。早饭过后,我会很自觉地把牛牵到有青草的地方。把牛绳接得长长的,拴在小树上,或者搬一块石头,将牛绳拴在上面,让牛围着小树或石头转着圈儿吃草,我则找个地方安静地看书。

  放牛最辛苦的时候是下雨天。母亲把长长的蓑衣披在我身上,再戴上大大的斗笠。我胆子小,不敢把牛绳放松了,就牵着牛绳,在路边、沟渠埂上草多的地方放牛。因为个子小,蓑衣都快拖到地上了,斗笠又大,远远看去,只见斗笠和蓑衣,哪里能看到放牛的孩子?别人看起来很有诗意,只有我知道雨天放牛多么辛苦。

  排除恶劣天气里放牛的艰辛,放牛其实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儿。阳光明媚的清晨,牵着牛绳缓行在田野。牛儿安静地吃草,时不时地抬起头望着远方,轻轻地扇动耳朵,好像在倾听,长长的尾巴不停地甩动,驱赶着嗡嗡叫的牛虻和苍蝇。有时候我兴趣来了,把牛牵到田埂下面,借着田埂爬到牛背上,左手牵着牛绳,右手拿着棍棒,高喊着“冲啊”,似乎自己成了一个威武的将军,驰骋在千军万马中。夸张的姿势和声音吓得牛儿停止了吃草,在电线上成排歇息的燕子也受到惊吓,“呼啦”一下全都飞向空中。

  这样轮流放牛的情况一直到我高中毕业。算下来,我当放牛娃的时间接近十年。

  也许是因为放牛的清闲和无聊,让我爱上了文字,并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自得其乐的性格。放牛,丰富了我的经历,陶冶了我的情操,成全了我的梦想,见证了我的成长。

  后来,父亲年迈,我们都反对他再种庄稼,耕牛也不需要了。从此,耕牛退出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我便再也没有放过牛。杨兆宏/文

2024-08-21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76273.html 1 放牛往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