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精品阅读

魏晋南北朝流行吃鹅解毒

2024年08月21日

  中国人很早就踏上了驯化鹅的征程。春秋战国时期,典籍中已有了“鹅有食、有舍”等记载,可见,当时已有了家养鹅的先例。此外,时人对鹅擅鸣、有领地意识、战斗力强等生物属性已了然于心,并发掘出其军事上的功用,《左传》中还以“鹅”来命名作战阵法。到了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详细记录了鹅的选种、豢养、饮食加工等流程。

  但限于其昂贵的身价,鹅只能满足贵族文人的胃口。实际上,翻阅早期古籍,或许因食用人数甚少,又或是尚未找寻到烹饪窍门,早期典籍对鹅肉味道的描述寥寥无几。反倒是对鹅肉的食疗功用有相对具体的记载。以《隋书》为例,在味道之后随即介绍其功效,“鹅肉鲜美,可治病,久食能益寿”,具体是如何治病呢?这就不得不提及魏晋南北朝那个玄学畅谈之风盛行的年代了。

  众所周知,魏晋时期道教盛行,养生学和炼丹术兴起,名士们服用药石蔚然成风,最为常见的即为五石散,这些药石成分多为丹砂、石钟乳、紫石英等矿物,内服到一定剂量会让人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药石发作之时,还会伴有燥热等症状。

  当时的医药学家陶弘景很快就发现了鹅血能缓解药石发作的症状:“中射工毒者饮血,又以涂身。”药石有人内服也有人外敷,无论哪种,鹅血均能对应起到解毒的作用。

  《本草纲目》中也强调了鹅血“解药毒”的功效,而《食疗本草》还认为鹅肉与鹅血相同,对服丹药的人大有裨益:“鹅肉性冷……与服丹石人相宜。”《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记载有与“银粉”常年打交道的工匠每月吃一只鹅以避免金属中毒的故事。

  据《海峡都市报》 关静/文

2024-08-21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76263.html 1 魏晋南北朝流行吃鹅解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