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者串门

我和儿媳相处得很融洽

2024年07月24日

  时间:7月22日

  地点:河南郑州某小区

  人物:王女士(58岁,退休职工)

  王女士自述:儿媳没过门之前,我就听说她和我一样脾气暴,动不动爱发火。我很担心她过门后我们处不到一起,家里没有安生日子。

  如今,儿子结婚快两年了,我和儿媳相处得很好,没有发生过一次不痛快。

  无意之中牵了红线

  儿子有个不错的工作,就是不在我们身边,离着郑州有100多公里。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他才能开车回来。

  2022年儿子30岁了,虽然对象谈了几个,但都没有结果。女方的理由完全一致,不愿意结婚后过两地分居的日子。我这个当妈的愁得坐不住了,晚上做梦都盼着找儿媳。

  2022年6月的一天,我到社区居委会咨询事儿,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接待了我。这位姑娘热情大方,我们聊得很投缘。我随口问了她一句,姑娘你多大了?有男朋友了吗?她说:“阿姨,我26了,还没男朋友呢。”我半开玩笑地说:“我儿子今年30了,人长得不错,单位也好,不过就是在外地工作,但是离着不远,要不你们谈谈?”谁知,姑娘特别开朗爽快,她说道:“阿姨!那我们就先谈谈看!成不了做个朋友也行,你把我的电话告诉他,让他和我联系吧!”我面带笑容说:“那好!就看你们有没有缘分了。”

  等儿子开车回郑州后,我把这事说给了他听,让他趁着在家跟人家姑娘联系一下。儿子给姑娘拨打了电话,便开着车出去了。等他回家后,我忙问谈得怎么样?儿子说他们聊得很好,人家也不嫌弃他在外地工作。听到儿子这样说,我高兴得不得了,看来这门婚事是“八九不离十”了。从那以后,每次儿子回到郑州,都会和姑娘见面。姑娘也会抽时间到儿子工作的城市看看。

  怕儿媳不好相处

  儿子的婚姻问题让我不再发愁了,可是担心的事儿又来了。我从社区一些熟人口中了解到,这位姑娘性格火辣、脾气不是太好,动不动爱发火。如果呛着她那是火上浇油,不过事后啥事儿也没有,心里也不记仇。

  糟了!我俩的脾气不是一样吗?要是以后生活在一起,我们不得经常吵架啊,弄得全家不得安生。我越想越是担心后怕。刚结婚,可能看不出来。等时间久了,脾气秉性可能就显露出来了。有了解姑娘的人对我说,你儿子结婚后又不在家,你们婆媳之间肯定是针尖对麦芒,看以后你们怎样相处?这让我的心里更没底了。

  等到儿子回来后,我把这事说给了他。儿子说脾气暴躁会慢慢改变,他也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磨合好。为了防止双方闹矛盾,我和老伴专门给儿子买了新房。如果真的住不到一起那就分开住,让距离产生美。

  老伴对我说:“等到儿媳过门后,你们婆媳俩可能要动不动吵架,我就做好当调解员的准备。”

  家庭和睦相处和谐

  儿子和姑娘经过3个月的相处,他们之间感情逐渐升温。我对儿子说:“现在年龄不小了,要不你们就商量着把喜事办了吧!”随后,我们和女方家长见面商定婚事。

  2022年国庆节,儿子儿媳举行了婚礼。等儿子婚假结束去外地上班后,家里只剩下我们老两口和儿媳。儿媳对我们很尊重,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活,她都抢着去干,嘴里爸妈也叫个不停,让我们老两口高兴得合不拢嘴。老伴对我说:“看来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有些事情并非就是你想的那样。”我说:“这只是个开始,等相处的时间长了你再下结论。”

  没想到,随着相处时间越长,我和儿媳的关系反而更亲密了。

  到了换季的时候,儿媳会主动给我和老伴买衣服;儿媳经常给我和老伴买我们爱吃的食物……儿媳的工资不太高,我有退休金和打工的一份收入,有好几次想给她转些钱,都被她拒绝了。

  老伴擅长烹饪,他时常会露一手。老伴爱做邢台巨鹿农村老家口味的饭菜,蒸包子、包饺子、熬菜等等。每次做饭前,老伴都要问儿媳喜欢吃什么。每次儿媳都会说:“俺老家安阳离邢台不远,生活习惯差不多,公爹做的老家饭我都喜欢吃。”她的话让我们听后感到很舒服。不管我俩做的饭是好吃还是难吃,她从来没说过不对胃口。

  由于我和儿媳之间做到了相互理解,做事主动谦让,我们一直相处得很好,从来没有因为某些不如意,在对方面前表现出不好的情绪。我也听到有些人在背后议论说:“一对暴脾气的婆媳俩,竟然在一起处得那么好?真是不可思议!”

  有一次,和儿媳吃饭时,我开玩笑地说:“你知道妈的脾气吗?”儿媳说:“妈!我知道!您知道我的脾气吗?”我也说知道,说完我俩都笑了起来。其实,我们之间都知道对方的脾气。正是因为了解对方,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婆婆和儿媳就应该将心比心,用自己的四两换来对方的半斤。

  (通讯员李朝云协助采访)

  ■记者感言

  都说自古婆媳是“冤家”,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婆婆与儿媳之间的理念和习惯有很大差异,若再碰上“一地鸡毛”的家庭琐事,很容易爆发“战争”。王女士和儿媳相处得很好,这离不开彼此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将心比心是处理婆媳关系的最好方式。

  ■串门预约

  快到八一建军节了,有老年朋友想聊聊当兵的故事。下一期,咱们去听听他们的心声。

  ■串门回音

  金子总会发光发亮

  邯郸栾玉锁:读了7月17日《我对女儿的教育与众不同》一文,令人钦佩。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都不尽相同。军人出身的李先生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女儿坚强的性格。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出人头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优点,只要付出了努力,父母就应该鼓励。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在此,也祝愿李军双在今后的生活中乐观向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4-07-24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73170.html 1 我和儿媳相处得很融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