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百事顾问

贝类泡盐水 减少微塑料

2024年07月15日

  夏季贝类产量增大,牡蛎、蛤蜊、蛏子等出现在餐桌上的频率随之升高。但近些年,食用贝类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一般来说,如果吃贝类30分钟内出现嘴唇刺痛、头痛、恶心等症状,可能是贝类毒素中毒。贝类毒素分为麻痹性、腹泻性、神经性和健忘性四种,毒性大、反应快,冷冻和加热后都不易被破坏。因此,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吃“捕捞禁区”的贝类。

  食用贝类的另一个风险与微塑料有关。微塑料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被称为“海中的PM2.5”,易在贝类中聚积。若人们食用贝类时不去除其肠道,就会增加微塑料摄入风险。研究发现,将人工污染的蛤蜊置于盐水中30分钟,微塑料从468个减少到19~31个。建议大家在处理贝类时,先在流水下清洗几次,去除杂质;再用盐水浸泡30~60分钟;最后去除其内脏等,保留肌肉部分即可。需要提醒的是,贝类通常嘌呤含量较高,不适合痛风和高尿酸人群食用。袁婷/文

2024-07-15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72151.html 1 贝类泡盐水 减少微塑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