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石家庄老干部

李树臣:轻工企业转型升级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2024年06月28日

  1955年,李树臣(后排右二)参加中央粮食部干训班留影。受访者供图

  李树臣近照。本报记者 孔明 摄

  本报记者 贾凤霞 孔明

  人物简介:李树臣,94岁,原石家庄地区二轻工业公司副总经理,1993年3月离休。

  盛夏时节,“丰”景如画。

  在深泽县的石家庄威望化工有限公司内,工人们在洗洁精自动化生产线上进行灌装、封瓶作业,一派繁忙景象。不远处的石家庄贝洁日化有限公司牙膏生产车间内,手臂机器人正灵巧转动,以最快速度完成灌装作业。

  深泽日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从手工制造单一肥皂开始,经过多年发展和转型升级,已成为深泽县的支柱产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日化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石家庄市轻工产业的发展。

  轻工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涵盖了吃、穿、住、用、行、玩、乐、教等多个领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力军,也关乎社会经济稳健发展。近日,我们走访了曾任石家庄地区二轻工业公司副总经理的94岁的李树臣。在老人的讲述中,石家庄轻工业的发展历程像一幅卷轴,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李树臣回忆道,石家庄刚解放时,轻工业十分落后,只有一些零散的手工工场和小型作坊。1972年,组建了石家庄市第一轻工业局、市第二轻工业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轻工业开始步入结构性调整的新的发展时期。1993年7月,经上级批准,原市一轻局、二轻局和地区轻工局三局合并,成立市轻工业局,进一步壮大了轻工实力。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市轻工业已发展至家具、塑料、造纸及纸制品、硅酸盐、轻工与日用机械、制酒、印刷及包装装潢、日化、五金等19个行业,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李树臣在原石家庄地区二轻工业公司工作期间,分管公司在各县的供销公司。他回忆说:“深泽日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大桥头镇耿庄村及周边村落,由手工制作肥皂、洗衣粉的家庭小作坊慢慢发展而来。”经过多年发展,成为集日化、原料、生产、仓储、物流于一体,产业链条完备的日化产业基地。目前,该县日化产业生产相关企业已达60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拥有外贸出口权的企业12家。去年,深泽县经开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深泽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持股比例100%)已成功注册了“华北美谷”商标,力争2-3年产值达到50亿元,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日化产业基地。

  李树臣回忆起往事,心潮澎湃。他说20世纪90年代,他到石家庄市正定县供销公司调研时,对一家轻工装备工业企业印象深刻。它就是河北苹乐面粉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苹乐公司)。苹乐公司前身为平乐面粉机改修厂,创建于1991年,建厂之初只有7人,完全是家庭作坊式的运营模式。1995年,该厂成功研制出第一台面粉机,并注册了“苹乐”商标。李老说:“传统的酿造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随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渐成大势,苹乐公司瞄准市场,抢抓先机,研究开发清理设备、除尘设备、仓储设备等。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粮机行业的领军企业。

  如今,小到肥皂,大到酿造机械,石家庄市的轻工产品早已畅销全国各地,还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彰显“石家庄速度”“石家庄温度”“石家庄力度”,让各类市场主体如鱼得水。轻工企业纷纷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群众美好生活。2023年1-12月,石家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1.2亿元,同比增长12.9%。市工信局相关人员表示,从物资紧缺到衣食无忧再到高品质生活,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后,市工信局将在产业跃升上下更大功夫,围绕消费升级内在需求,大力发展智能绿色家电、化妆品、休闲健身产品、婴童用品、功能食品等轻工产品。

  采访的最后,李老欣慰地说:“城市日新月异,生活越来越美好。希望年轻一代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力量。”

  (市工信局协助采访)

2024-06-28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70421.html 1 李树臣:轻工企业转型升级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enpproperty-->